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菜根谭》190@365

(2022-07-09 07:18:11)
标签:

365

分类: 读书札记
7月9日
《菜根谭》190
疾病易医,魔障难除
纵欲之病可医,而势理之病难医,事物之障可除,而义理之障难除。
【大意】放纵情欲的毛病还有医治矫正的可能,不过自以为是顽固不化的毛病却无医治希望;当障碍表现为某种具体的东西,则容易排除,但表现为某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时却难排除。
【一得】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曾经说过:“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意思是说山中看得见的盗贼容易除掉,而心中看不见的魔障却很难根除。用以参照阅读《菜根谭》”疾病易医,魔障难除“智慧,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其中所说的“纵欲之病可医,而势理之病难医,事物之障可除,而义理之障难除”是十分有益的,也会于中受到更多的启迪。这里难医的“势理之病”、难除的“义理之障”,被洪应明统称之为难除“魔障”。其实就是王阳明先生所说的难去的“心中贼”。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关键是要敢于认错,善于吸取教训,才会不断进步。人很难事事成功,只有善于总结经验的人才能反败为胜,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即此之谓也。由做事之理对照修身之道,敢于认错改过,善于博取容纳,不仅是道德品质修养中不可或缺的,而且是必须弘扬光大的美德。一个人倘若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干什么事就不会承认自己有错;而不承认自己有错,当然也就永远不会改正错误言行,这种人只会一错到底,死不悔改。所以才有“知过能改,善莫大焉”的俗语警句告诫大家,也才有孔老夫子对世人“过则勿惮改”的苦心孤诣地规劝。这让我想起战国时代名医扁鹊为齐桓侯治病的故事。战国时的名医扁鹊有一天来到齐国,上朝见到桓侯说:“你有病潜伏在皮肉,不将它治好,将会深入体内。”扁鹊走出宫门后,桓侯对左右大臣说:“做医生的人好利,想拿没病的人邀功。我根本就没有病。”以后,每隔五天,扁鹊便见桓侯一次,都逐次指出他的病已由血脉转而潜伏到肠胃之内,可桓侯不是说“没有病”,就是表现得不高兴或不答话。第三次,也就是十五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侯,他看见了桓侯,即转头走了,桓侯派人问扁鹊为什么要走。扁鹊说:“疾病在皮肉,用药熨可以治好;在血脉,用针石可以治好;在肠胃,酒醪可以治好;如果进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天神也无可奈何,现在齐君之病已入骨髓,我无能为力了。”再过五天,桓侯终于病死。扁鹊这时已逃离齐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