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151@365
(2022-05-31 00:01:18)
标签:
365 |
分类: 读书札记 |
5月31日
《菜根谭》151
云去而本觉之月观,尘拂而真如之镜明
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大意】没有被风吹起波浪的水面自然是平静的,没有被尘土掩盖的镜面自然是明亮的。所以人类的心灵根本无须来刻意清洗,我们只要除去心中的邪恶之念,那平静明亮的心灵自然就会出现;而日常生活的乐趣也根本不必主动去追求,我们只要排除内心的一切痛苦和烦恼,那么快乐幸福的生活自然会呈现在我们眼前。
【一得】《菜根谭》“云去而本觉之月观,尘拂而真如之镜明”是关于快乐与烦苦方面的智慧,与佛学关系至为密切。为了阅读上的方便,先从词语注释做起:波:波动,此处作动词用。鉴:镜子。翳:遮蔽。本觉:佛家语。佛家认为,人类本体的心天生清净,具有自反觉悟的本性。这种自反自觉的德性是出于天赋,绝非后天所能修炼得来,因此就叫本觉。真如:佛家语。《唯识论》说:“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心无可清:佛家语。在禅宗看来,自心本净,不会染污,所以“去其混者而清自现”,也就是所谓的“明心见性”。《菜根谭》智慧“云去而本觉之月观,尘拂而真如之镜明”读后感悟有三:一曰儒家思想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排除善良本性中的杂念和邪恶的思想,人的心地就会大放光明普照世间,根本不必刻意再去搞什么“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之类的主动追求。二曰人类的痛苦烦恼每每出自邪恶杂念,而这种邪恶杂念又多半属于庸人自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低级错误不能再犯。三曰乐与苦是一对相依相存的概念,有乐必有苦,有苦必有乐。所以为乐而乐,反不得乐的真趣;只有苦中求乐,苦中作乐,进而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才是乐的真境界,而这也才是“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