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园与李公祠

标签:
李鹤章曾国荃克复坚城岸船旅游 |
分类: 山水钟灵 |
无锡于我来说,几乎是人生地不熟。那次在锡山顶上时,边看风景边与一位早锻炼的老哥聊了一会。他说,看得出你是喜欢拍照的,我告诉你,附近有个小巧的公园是免费的,且能将锡山及龙光塔收入画中。我问到底在哪,他说就在下河塘那边。我是记住了的。
下河塘快走到头了,还不见有什么免费的公园。走到宝善桥了,终于见有个叫惠山园的,却是收费景点。问收费员,附近有免费的公园吗?她说没有。我就将在锡山上那位老哥说的话复述了一遍,她恍然大悟,说就是这里——原来有过一个阶段是不收门票的。因为知道过这个公园有见山收塔的“好处”,我当然买了门票还是要进去的。
不大的一个园子。一进去,仿佛就能将园子的“景深”一眼望穿似的。东边有幢茶室一类的建筑;南边有石舫,西边有座水轩,水轩向北与向南后折向东到石舫之间,是一段回廊;北部有个阁之类的建筑。中间则是个池塘,有座曲桥。锡山就在池塘南边的绿树之上,有点青青黛黛的样子。因为一眼就能望穿,目光逡巡中,我发现西边廊桥那边,还有一株“梅坚强”是全园的唯一染红处,便打从西边起逆时针方向游园。
也不知什么地方冒出来一扇小门,走进一瞧,是一个徽派建筑的大厅,两门铜炮伏在天井的石坪上。稍往前行,回首一望中堂处的额题“戎马纵横”。呵呵,因没做功课,撞进来的,心中只是在想,这屋的主人一定与军事有关。继行,过一屏,门外已是另一条街了。对“门将”说,我没游完园,出去拍张照片再要回来的哦。——门外北边,就是我适才走过的下河塘边的支巷也。
这处的入口是“李公祠”。原来这里是祭祀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的祠堂。李鹤章,字季荃,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在平定江南一带 “长毛之乱”中,多次立下战功,其中就有攻克无锡一役,官到二品,病卒于光绪六年。湘军将领曾国荃疏陈:“李鸿章平江苏,鹤章与程学启各分统一路。请将战绩宣付史馆,於立功地建专祠。”祠建于光绪六年(1880)。1929年改为惠山公园。惠山园实际上是李公祠的“后花园”。
李公祠面西,连门厅共两进。后进南北宽于天进的廊。廊与厅壁皆陈列了一些生平战绩的资料,因多有反光,我未拍。据告,原祠在1950年遭拆,改为学校。现在的祠堂、花园都是2008年重建。重建的祠堂与花园,基本还遁清代的风貌。游后祠堂,继续绕园一圈,发现西南角还有一方亭。并且,因为看过了简介,得知我进园时所见的石舫,在这个园子中是要叫“岸船”的。这是我在游惠山古镇时唯一进入的收费景点。10元门票,还是有所值的。
惠山园的入口比较简朴,就如苏州的五峰园。其前身是1929年由民国时期政府主导,多方出资,以清将李鹤章祠堂为主体改建成的无锡第一个公立花园——锡邑第二公园
在门口略一张望,果然看到了锡山。呵呵,游过了,知道山上之塔叫龙光塔
走近了,看清了,原来是“梅坚强”——我去的时节,不少地方的梅已经凋零了
走进了李公祠。为便于大家感觉上的“顺”,不按游序,还是从李公祠的大门起贴图。插段小趣事:“门将”很自豪地对我说,这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李鸿章的弟弟的祠堂。李鸿章你知道吗?我说,哦,李鸿章这位了不起的人物的祠堂就在苏州虎丘山塘街上。他一脸的惘然,自言自语道,苏州怎么会有李鸿章的祠堂呢?(只是苏州的李鸿章祠还未对公众开放乃憾事)
门厅额题。我只敢保证三个字是正确的“復坚城”,第一字可能是“克”吧
天井两侧的廊内都是碑刻。感觉建筑很高大气派。据说其原来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安徽某士大夫第,收购来后易地复建的
大厅为两层圆拱棚,用料粗大,重檐相托。匾题“戎马纵横”。前柱的联为:公经百战之余忠义凛然独有千古;我来易代以后典型尚在共仰老成。中堂联为:名山绵俎豆万家水火拯当年;仗策靖峰烟百战勋华光信史
图片离开李公祠之际补贴一张在李公祠门前向西北方向拍的片,就是下河塘边小桥两侧设露天茶场的地方
小丘与亭虽不高,然登上,有鹤立鸡群之感。北望,便是李公祠的南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