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轧莲花”而闻名的莲华寺

标签:
古莲花寺刘文隆金墅太湖旅游 |
分类: 苏州拾珠 |
初九那日,原本有点冲动,打算到光福圣恩寺去轧闹猛、看一年一度的庙会,顺便也可到香雪海赏赏梅花。无奈下雨,作罢了。苏州周边的一些寺庙,保存着或近些年来恢复了一些民俗活动,如寒山寺的新年听钟、农历四月十四财神庙轧神仙、农历六月廿四日东山葑山寺荷花节兼抬猛将等等。这篇中的莲华禅寺,“轧莲花”则在农历七月三十。呵呵,这个文章的开头,只是个“噱头”,“轧莲花”我也没亲历过。
但那个寺庙则是去过的。去时,就在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我是到金墅(金市)去看老街,顺便游的。并且游兴不小,一直从老街走到了太湖边。那回回来后,曾作了篇《悲情已昨日:金墅印象》的小文已发在了博客中。这几日下雨,出不得去,便把莲华寺的图片理出来,根据所见所闻涂几笔字吧。
莲华寺在金墅老街的西端,一座小桥之北。现在所见的是1999年后重建的,占地面积占30余亩,建筑2000多平方米。史载始创于唐神龙二年(公元705年)。如果说,胥口那边的还带禅寺寺名之来由,是因唐代裴度拾得玉带归还失主,救人一命,善有善报,裴度后来也终于高中状元、位居宰相是部喜剧的话,这古莲华寺寺名之来历,则完全是部悲剧。
这个悲剧的概梗大约是这样的:也是在唐代,一位大将刘文隆是金墅人,在外征战,却从未能有音信传回。他的妻子在家苦守了18年无果,便改嫁了。刘文隆探亲归家,拿出18年前分手时互换信物的一只玉蝶时,其妻差愧难言,投井自尽。不只如此,刘文隆还昏愦地认为“有其母必有其女”,与其今后再出败坏家风之事,不如让她们死而后快,便将两个女儿“活埋”入枯井中,稍放些食物,耗尽后就任其饿死。当他的理智回归时,他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万念如灰。遂将红尘看破,房舍悉数捐为庙产,削发为僧。唐皇念其战功,不咎其过,下昭书“敕建莲华寺”。
至于“轧莲花”之传说,近乎神话了。道是古寺内原有个池,池中匿蛇妖。每到农历七月三十晚,蛇妖便化身为一支美丽的莲花,引诱善男信女“坐莲升天”,实乃尽吃人不吐骨之能事。当地王状元之母深信不疑,定要一试。而王状元明察秋毫,设计用生石灰作进献之礼,而蛇妖未察,吞之,五脏俱焚,从此妖除害殆。现在之“轧莲花”,无非是借这个日子大办庙会而已。
莲华寺与其他寺庙的制式,大同小异。我游遍,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厢房,斋堂等建筑。其地甚广,还有可建之地。门前照壁,我去的当年刚刚立起未加粉饰,最近看有位博友的图片,已竣工了。莲花寺在当地的名气不小,问路时无人不晓。据说前来进香的,远及四乡及外埠。
广场上有人在摊晒粘状物。初,以为是刷墙用的红土。询问后方知,是榨麻油后的芝麻渣,说是晒干了配制养鱼的饲料
走出寺院后我又一路向西往太湖方向行进。油菜花与蚕豆花的香味很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