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2014-09-05 07:12:10)
标签:

洞庭东山

雨花胜境

慈云庵

消防通道

旅游

分类: 履丈绿踪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今年购的是休闲卡,此卡可玩的主要景点在洞庭东山与西山。“物尽其用”,故今年往东山西山方向跑就比往年相对多了一些。前阵子上了太湖第一峰西山的缥缈峰,之后不久再接再厉,又把东山的莫厘峰给“解决”了。 

 

莫厘峰是东山最高峰,海拔293.6米,是太湖诸峰中的第二高度。我虽算不上是“山盲”,但与驴友、“爬山党”比起来,至多还只是小学生水平——一直想去莫厘峰,但又不知如何去法。那回去东山老街后顺游了雨花胜境,上到雨花寺,竟意外发现可从其侧登莫厘峰。但一问,登顶还有三分之二的程,算算时间不够了,便打定主意改日再来,借道雨花胜境专程登峰。

 

莫厘峰传说是因隋朝的莫厘将军隐居并下葬于此而得名。但确切的史实却未得到考证过。今东山镇上有条将军街,其得名不知是否同样与传说中的某将军有关系。莫厘峰更早也称胥母山,相传伍子胥在此迎候其母亲而得名。而里人更多唤其为“大尖顶”,状其形而言其高也。

 

从雨花寺东林间小道东上,约数百米后,便至消防通道。消防通道沿山之东北,蜿蜒而上,至栖云亭稍高稍北处终。更上,是古道。在其下的消防通道某个节段上,亦有古道可抄近路抵栖云亭处。路是近些,但坡度亦陡些。我是有古道便走古道的,除了抱有能在古道中邂逅古迹的一分冀望外,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是有林木可遮阳。

 

莫厘峰顶有庙,名慈云庵。从《重建慈云庵记》中读到,慈云庵始名莫厘观音庵,建于康熙九年。光绪三年东山大户席氏重建更名为慈云庵。老庵屡建屡毁,到文革时,诸建筑荡然无存,“莫厘寂寂,峰岭无光”。2000年春,因晨跑者登顶赏景,兴叹寺废,乃起重建之愿并始各项筹措,越明年动工。乃有今之大成。善哉,缘至,力达,非常人能所及也。

 

寺之西,有平坦处,视野开阔。莫厘远眺,是东山古八景之一。如天气好,能在此饱览太湖风光,亦能西睹缥缈峰,北搜今日之太湖大桥。然是日有霾作祟,只得抱憾。所幸峰顶尚存几块题石可赏。拍了几块,回来查资料,知 “云涛极望”为吴江金天羽所题,“湖心积翠”、“旷观”为吴县郑伟业所题。所传民国十八年李根源所题之“莫厘峰”却无缘找到。题石处感觉稍有些“摩崖”的味道,但疑在重建寺院时被坏了原来的地貌。“摩崖”一线,未整理成景,也殊为可惜。 

 

乡情最纯,乡愁最长。官至宰相的东山人、大学士王鏊有《与严道卿同登莫厘得句》诗,感受一下他的莫厘风光与莫厘情怀吧:“微雨发春妍,春风花外软。良朋约佳游,遥指莫厘巘。平生山水志,老脚肯辞茧。壶觞纷提携,曲磴屡回转。小憩山之腰,秘境所披蒇。”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雨花胜境大门前的牌坊。雨花胜境是东山在原雨花台内开发的一个收费景点,门票30元。雨花胜境的风光日后专文作介绍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进大门后右侧是一片非常大的草坪,绿茵茵的,远方是一脉青山,景色甚是宜人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雨花(禅)寺的牌坊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雨花寺东的林荫小道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行百米后,即上消防通道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此处道左有亭隐现在松枝中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走小道上前细睹,亭名“远云”。此处已有一定的海拔高度,东山镇上的一些民舍皆在望中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记得小时候写作文,若比喻登高远望看到的房子像火柴盒一样的话,老师会用红笔在句下加线条或画圈,以示褒奖。现在再这么写,岂不太小儿科了?想着想着,不由暗暗发笑了……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行不久,见有古道。常识是古道一般总比盘山的大路近捷。便从古道抄近路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古道从栖云亭处复与消防通道相接。亭中有好佛者置佛像于内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从栖云亭北上不多路,有上山古道。山坡边立有此指示碑。莫厘峰是大名,大尖顶是当地人的“昵称”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凡古道边有树之空隙处,便停下来看看拍拍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走了很多的野路,蓦然见此牌坊,知是景点来了,精神倍增。牌坊上正中三个字是慈云庵。两面都有柱联。字迹刻得浅,描的漆剥落了。朝来路方向的能认全:“慈云普护三千界;法座高居第一峰”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朝归路一侧辨认不清。上联是 “八百里太湖尽收眼底”,下联是“五千年历史默囗囗中”。那两个“囗”是辩不出的字,有点遗憾。兹把认不出的局部图贴上,希望有朋友能辩出来

谢谢鼓贵难叟 先生指教:那两个字似是“数胸”。他把胸字变左右为上下,“五千年历史默数胸中”。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佛号在上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上慈云庵山门的主道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山门殿面阔三间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门楣上嵌庵名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右侧墙上有光绪三十一年《钦加知府衔署理苏松常等处太湖抚民府何》碑一方,料是原物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左侧是《重建慈云庵记》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主殿称“大士殿”。也是三间宽。右檐下匾额为“普渡众生”,左檐下匾额为“佛日增辉”。楹联为:“妙相庄严同瞻仰;法身应观广无边”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大士殿西有偏殿,供奉地藏、文殊和普贤另外三位观音菩萨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大士殿东北有钟楼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慈云庵全貌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慈云庵西又上为莫厘峰顶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有国土资源部的测量标志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山顶的西北部有一发射塔或接收塔之类的建筑,直插云霄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山顶上有石,“云涛极望”,字迹已斑驳,为吴江金天羽所题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吴县郑伟业所题“旷观”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吴县郑伟业所题“湖心积翠”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因有霾,太湖已消融在天际,一片白茫茫,什么也看不见。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图中右上方山头上白色的“T”形,我原先认为是直升机停机坪。经庵中居士指点,得知是山上的消防瞭望楼的预备(候补)点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森林防火,重中之重。一路上见有许多圆形的储存雨水的井,是消防部门建设管理的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而村民也建储水井,不为救火,储了雨水浇果林。所筑的形状是方的,与消防部门所建的有别,体量也小。打听了一下,建这么个储水井,花费在三千元左右

 

经雨花胜境登莫厘峰
东山也是“花果山”,水果中尤以杨梅枇杷最孚盛名。用镜头将远处吊近了看,林木间搭了一个个的竹架,采杨梅用的,比架梯子安全且活动的范围大。我去的那会,正是采杨梅的时节

 

(最近一段时间忙于应付琐事,四五天没上网了,欠了回访回评的一大笔债,只能慢慢还了;也没时间写新的博文,先将草稿箱中的博文发一篇,请各位博友见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