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圣境之一/吴江圆通寺

标签:
吴江圆通寺金刚亭观音阁十样景 |
分类: 苏州拾珠 |
圆通寺在吴江市西郊,西依仲英大道南段,东与吴模小区相接,北靠体育路,南临江厍路,全盛时占地近百亩,俗称“大庙”、“吴模庙”、“十样景庙”。现官方称占地约4.2万平方米,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据吴江县志书记载,该寺始建于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元代至正年间、明代洪武初年、清代康熙年间多次修箿、扩建,香火颇旺,被佛教界尊奉为“莲宗十三祖”的苏州灵岩山寺印光法师,据说也曾到圆通寺讲过经。寺院于抗战期间始衰。经吴江市有关部门批准,2001年起投入资金3200余万元进行复建,目前大部份工程已经结束,但是根据寺门外的规划示意图,在寺院的东北部还应有一塔,我在观瞻中却不曾看见。
圆通寺镇寺之宝之一,就是两棵“十样景”上古银杏树,在山门殿(天王殿)内庭院中,树龄逾980年(一说逾1200年),树的直径均在1.5米以上,高度分别为29米和26米,冠幅分别为14米和12米。主干均已中空,然分枝茂盛不减,虬枝盘旋,依旧古风凛然。传这两棵古树的根上曾分孽出十八株小银杏树,其数与十八罗汉正好吻合,昔日此景便称为“二九幼株”。更为奇特的是在岁月沉淀中,无数的鸟儿在树上栖息的同时,衔来花木之种子,在老树的枝桠与洞孔中渐次安家落户,据说有榉、朴、槐、榆、柏、枫、杉、桃、柞、香椿、枸杞、乌柏、冬青、盘杨等凡10数种。入春,树上有树,各色缤纷,乃为奇观。然我去时还早,只有神往。
在大雄宝殿之西的花园里,池水中有观音一尊,脚踩莲花,手持净瓶,高 15米,花岗石雕再全身贴金,庙中的介绍说是目前全省最高的水上观音,当是必赏之景。再有就是观音阁中,那尊香樟木雕的千手观音站像亦蔚为壮观。雕像为三面佛,每面三头,三面头上又有三头,最上一头,已抵屋顶。观音每面的十只手各执法器,或铃,或杵,或幡,或瓶,体侧另有上百只手成散射状,三面相加,洋洋乎千手矣。佛门森严,阁内不准拍照,我也从命了。
至于寺内建制布局,与其他宝刹大略相同,如大雄宝殿居中,两侧配以弥佗殿、药师殿、伽蓝殿、钟楼、鼓楼及僧舍斋房等。只是主殿后东则,还有一金刚亭,更北,似还在扩建中。花园挺美,有古典园林风貌。入寺5元,在给门票时附一小袋香;哈哈,劝人烧香,此法最当。其他不絮了,有需则在图中另注。
寺门前的牌坊。圆通,常释为融通无碍。佛教二十五圣之中的观世音菩萨,就是被称为圆通尊、圆通大士。寺名取自《楞严经义》:“人人本自圆通,如十方击鼓,一时并闻,是圆也,隔墙听音,远近能悉,是通也。”
已被列入江苏省古树名木名单的上古银杏树。有传说为明朝初年,开国功臣常遇春,慕名前来圆通寺烧香拜佛,将所骑那匹宝马拴在这银杏树上的。走近看,树下伫太湖石一方,上书“静通”二字;石为当地收藏家陈金根先生所捐。
金刚亭。亭内之碑名金刚塔经碑,是从吴江圣寿禅寺移来的,为吴江三宝之一,距今有400年的历史。左侧蓝色围栏中则是尚在扩建的工地
这对夫妇用车将我从吴江公园带到圆通寺,进去后走散了,不及深谢。还有几张图片因未及记下联系办法,也无法奉达。如哪位吴江的朋友知悉,千万告知我一声。另:如联系到了这位朋友,不希望在本博载此图片,自告知之日起本图片即可下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