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在北京/卢沟秋“捞月”(原创记实)

标签:
卢沟桥卢沟晓月玉佛寺弄潮儿尚书曙色金章宗燕京八景乾隆旅游 |
分类: 山水钟灵 |
卢沟桥,一座传奇的桥。
卢沟桥始建于公元1189年,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桥孔11个,也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据史载,“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推崇这座桥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而最高荣誉恐怕就是乾隆皇帝的御笔题款:“卢沟晓月”。至1937年7月7日,日军在那里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枪声后,卢沟桥作为胜地,又被赋于了全新的含义。
一直想去卢沟桥。但作为一个外地人,感到交通有点不便。后来在去玉佛寺的车中,得到了一位同坐在最后一排座位上的老北京的详细指点,才下决心起个早,去拜谒一回这个人文与历史可圈可点的景点。
也许是受到过文学作品中对永定河的赞美之影响,我心目中的这条河是宽阔的、清澈的和旖旎的,不然,前人怎么会留下众多的诗篇?然而到了实地,不禁让我大失所望。桥的墩都裸露在泥土上,没有了水自然少了妩媚与灵动,故颇有点秋气萧瑟之感。只是在南边远处,还有一汪浅水,天光里,绰绰人影如赶潮似的,或张网,或举槌,或持竿,忙碌在“渔汛”中。
站在我身边的那个热心的北京人试图为我指点迷津。他说,北方现在缺水。永定河的上游在建一个水库,筑了坝,断了水;水库建成拆了坝,水会回来的。“那远处的水是怎么回事?”——我依旧有点迷惑。水是上一阵子放的,是为了迎接中秋,再现“卢沟晓月”的景观。噢,原来如此,我只看到了一幕“做做样子”的尾声。
我只能带着一腔惆怅,从桥的这边走去,边走边向桥柱上形态各异的狮子们行着注目礼,再从桥西南端的一个斜坡下去端详了一回古桥年迈的侧影,再从桥的另一边回来,还是与狮子们目目相对,无声无息……
5卢沟桥上最多时据说有501只栩栩如生的狮子石雕,历经了五个朝代的增添修缮
12站在卢沟桥上南望,只见一汪浅水,不少人在天光水色中,捞月吗?不,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