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f4f2042c06b17bbc44174adbfef2fa69.jpg
导演:侯孝贤
编剧:阿城/朱天文/谢海盟/侯孝贤
主演:舒淇/张震/周韵/妻夫木聪/ 阮经天/谢欣颖/倪大红/咏梅
类型:剧情/武侠/古装
语言: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法国
上映日期:2015年8月27日(中国)
影片简介:寂寞天宝后,巍巍大唐辉煌告终,朝廷的威严和向心力进一步削弱。此时藩镇林立,派系迭起,在四分五裂的乱象之下李氏帝国勉强维持着不堪一击的和平与威信。河北三镇之一的魏博镇,刚愎暴戾的节度使田季安(张震饰)野心勃勃,相机而动。会朝廷派神策兵讨伐王承宗,魏博主从各执一词,纷争连连。与此同时,田季安自幼被公主道姑带到山上修炼剑法的表妹聂隐娘(舒淇饰)满师归来。她谨遵师父教诲,奉行杀一人以救万人的理念,接连手刃多位大僚,而此次归来则将狙击目标锁定在田季安身上。剑术已成,道心未坚,侠女聂隐娘捷若猿猱,隐迹红尘。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4bb191cc8481240e3ffa21e82d3a1815.jpg 每位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每部影片都是导演个人思想和艺术修为的集中表现。由于导演个性差异,对艺术的领悟层次不同,因此,电影产品也变得丰富多彩。既然是艺术品,电影就会在技术手法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特点,有的电影主题鲜明简练,有的内涵丰富,有的看上去很美,有的回味才有滋味。 侯孝贤导演,显然是那种更有自我主张的人,他的影片风格很独到,就像《刺客聂隐娘》一样,观众很容易第一时间感受到强烈的导演个性,虽然,这部片子上映以来褒贬不一,有人大赞,有人大厌,但这都不影响此片的获奖,或许在票房上不容乐观,但在电影风格方面,却是让人过目不忘。 本人这里不参与所谓“好坏”的纷争,那是每位观众的猜想,而不是导演的理想。今天我们只从摄影角度,看看这部片子的技巧与风格。
1、胶片的使用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7d275811ccbb273855f249dfeb967eff.jpg 现在用胶片拍电影的越来越少了,只有若干迷恋胶片那种光与化学反应形成物理影像的导演还在坚持。其实,胶片相对数字摄影机的优势并不那么大了,从摄制成本到后期技巧都有不足,但是,胶片固有的厚重影调、饱满的色彩和立体感更强的画面空间视觉,现在的数字影像还是望尘莫及的。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948ca9e3d91b0a716965f29285ae23a5.jpg 这部影片就是为数不多的胶片电影,从片头浓郁的晚霞气氛和平衡的曝光就能立刻感受到胶片的魅力,而片头字幕的简单书法体,怀旧意味更多,就像一个老工艺雕琢的老艺术品,简单直接,没有过多修饰。
2、黑白摄影的使用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55362dec4906cb7a08d877bc97761a28.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3550427ab5156b630e12b21f19221b64.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24dd3f4a0b856b3c54f7ce6eaad19f63.jpg片子开头是大段的黑白影像,黑白的摄影和彩色画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光的作用更重要,大面积的绿色,在彩色画面中是一种赏心悦目,而在黑白画面里则是一团昏暗的中间灰。尤其是人物面部,接近20%的灰度,会让人感觉有些脏,而导演坚持使用这么长的黑白画面,多少有些固执。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62829c1780d60c87fad3db40fd3595bd.jpg
与凌乱的室外自然光下的黑白画面相比,室内布光要精致了很多,画面看上去质感不错,影调也变得细腻柔和,与影片的节奏保持一致,在舒缓随意的过程,慢慢地说话。
3、长镜头的使用
候导演非常喜欢长镜头,无论是静态画面、移动画面还是摇画面,他已经习惯了只用长镜头,多一个景别、多一个分镜似乎都极其吝啬。能够把长镜头贯穿全片,并运用得如此淋漓尽致,在电影拍摄技巧中并不常见,如此拍摄手法,必然带来两个截然相反的反馈,一方面,拥趸的人以膜拜的眼光做最好的教程;另一方面,则大呼拖沓冗长、昏昏欲睡。 的确,影片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要么你耐住性子体会导演的“画里有话”,要么在睡着之前离开。导演没有妥协,只能观众妥协。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b3f0a7c401d6ef583b56f396955261f3.jpg 一般长镜头,会更把观众的视线吸引到环境的细节,还有台词也会强化的信息传递,本片却没有那么太多在意台词的辅助性,通片半文半白的话,显得艰涩晦暗,对于很多年轻的观众来说,实在是一种听力的折磨,我也不知道唐朝人平时说话是不是也这样,但我能肯定的是,这种古文风格的台词运用,的确是相当大胆而自信,导演的个性独树一帜。 客观来说,仅从普通观众的欣赏水平上看,这个影片的历史背景和故事结构还是相当复杂的,再加上这样的叙事方式,一般观众是很难在一次观看过程能够完全搞懂故事的内容,大多是半懂不懂的状态。
4、冷暖色温的使用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abe660f692b5065944384c3222b5807f.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34076ccacd05b09e2784cc59db106384.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d6c5449335e06b53fb8c79eaf5cf5821.jpg
胶片分为日光型和灯光型,主要应对室内外色温的变化,对于色温的调控,依赖滤镜的胶片显然不能和数字机比,因而,胶片的灯光系统色温要求更严格,如截图,在室内低色温为主的光环境下,室外的日光会呈现非常明显的蓝色高色温,这种画面的色彩反差很大,冷暖对比鲜明,在实际拍摄中,也可以人为控制色温,室内外使用不同的色温布光,加上光比强度的调整,完全可以在白天模拟夜景拍摄。
5、纪录片式的镜头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952bbe32c65f06b6610cd821bfcfdd8a.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aa49eee507ca36ef11fcd1bf596d7a3a.jpg
再说一下关于长镜头,多数纪录片同样使用长镜头,而故事片,就如本片诸多场景的拍摄就像纪录片一样,一镜到底。这样的拍摄手法,追求真实的生活感,摄影机就是观众的眼睛,观众就像站在画面里,静静地看着情节内容的叙述,平和淡定,如果画面不是观众感兴趣的,也就显得有些干涩无聊。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6c044066a2dbfc6916b05979b3284062.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c8b1a0485d4954c432a36d0d3d7c7a0d.jpg
那么这样的长镜头如何把握呢?如果导演很任性,那没办法,就是让你迫不得已地看下去。如果要使用一些技巧,不妨让画面里多些语言、动作,画面外辅之以音效、音乐等,这样会适当缓和画面的压力。而文艺性较强的导演,并不在乎观众想看什么,他们喜欢用自己的沉默表达想要说的,这也是本文标题为“画里有话”的原因,至于画外之音,你是否能够听到、听懂,导演有他的分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6、走位与镜头跟随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9227e34c894f407c250202b35034e18f.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f133c510a3bb6f0b7acaf46810d481c3.jpg
这一组画面,从静坐的人物开始,一镜完成,进入房间的人物通过走位,更换画面的主体,镜头左右摇跟拍,没有使用分镜头。这种拍摄技术,其实是很考验整体布光、跟焦构图和演员表演能力的。首先得确保这个镜头内所有人物在不同位置的曝光精准,跟焦也要精准,光环境涵盖整个宽泛的空间区域。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eede23f87f0fe4c4c294354415c8f05a.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44ad91b9fd54d3c1de61ad7c68d264fc.jpg人物走位也要时刻注意不要遮挡镜头,路线和节奏也要张弛有度,光圈设置也要避免过大,因为浅景深很容易跑焦或者造成整个画面的层次太复杂。
7、走位与镜头跟随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5264d46d0d9f8889530a414613a6795c.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beb359cce37caff4582b94c870618d34.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ac61e70bb0bd59fa951053519207d49b.jpg前景与背景,都是为中间主体人物服务的,都是为了主体更好地与环境相融合,在空间上让画面更多的透视效应,加强立体感。同时,前景的帷幔、灯光之类的道具也能让单调的画面丰富起来,为虚实相间的画面,平添几分神秘与浪漫。
8、风景与烟雾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b372fdf7b98e3a33196702a1910a0492.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9abbadf461f5dd583632a48f8faf0af0.jpg
《刺客聂隐娘》的画面取景中国多处名胜景区,片中很多的环境都是在渲染山色的旖旎,画面的写意性极强,充满中国古典文化的信息。这些画面与故事的主题相当暗合,也和导演的风格相匹配。中国文化中,很多是隐喻的、含蓄的表达,留白、虚实等手法都是民族个性的体现。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5c927d07af68d7ee390a194356db3510.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566815be00876f18de5856a4d121fab7.jpg因此,除了自然风景之外,适当使用各种烟效,也能够塑造环境,在气氛上和画面感方面,都更加突出全片的这种神秘而低调的感受。
——文章为POPDV原创,欢迎小伙伴们积极分享,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推广合作请添加微信"celinelb",或致电010-52837875联系。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761e8c28c697cb301f820ad58f4a1a8b.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0103bbcabe48db30f32e2b187d6f5f2b.jpg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