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线择股可行吗?
文:大地华盛
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反对长线择股,他的理由是:
“长线择股,此种方法看重公司过去拥有的良好成长记录,而且这种成长很可能会延续到未来,有时,投资者也会选择那些尚未取得优良业绩,但预计以后会形成高盈利能力的公司,这些公司往往属于高技术行业,如计算机、医药,电子等,而且他们通常正在开发一些被认为是大有前途的新工艺和新产品。从总体上来看,投资者能否通过以上方法获得较大的成功机会呢?我们已经对此表示否定。”
“至于那些力求发现最有前景的股票的投资者,无论其着眼于短期还是长期,他们都会面临两重障碍,首先,人总是会犯错误的,其次,人的竞争能力有限,他也许会错误地预测未来,即使其判断无误,当前的市场价格,也许已经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预测,就短线择股而言,公司当年的业绩已经成为华尔街众所周知的事了,公司次年的业绩如果能够预测的话,也已经被人们仔细的考虑过了,因此,那些主要根据公司当年的优秀业绩,或者被告知来年预期增长率进行股票选择的投资者,会发现其他人也在基于同样的理由做同样的事。”
“基于长期前景选择股票的投资者,也会面临同样的障碍,其预测完全错误的可能性(我们已经在前文以航空工业的例子所说明),无疑会比那些只根据短期业绩行事的投资者更大,由于专家经常会在此种预测上误入歧途,因此从理论上说,如果投资者能够在华尔街整体出现错误时作出正确预测,那么肯定能大赚一笔,但是,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估计未来的长期利润是专业分析师最喜欢的游戏,那么有多少激进投资者可以指望自己在聪明才智和预测能力上超过专业分析师呢!”
“根本没有理由使人相信一个智力一般的投资者(即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购买成长股的结果,会好于专门在这一领域投资的基金公司,显然这些机构可以利用更多的智慧和更高的更好的研究手段,因此我们不赞成积极投资者通常所从事的成长股投资,在这种投资领域,极好的未来前景已经完全被市场发现了,而且已经通过当期的市盈率得到了反映。”
评论:
实际情况是:
真知灼见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产生或者获得的,看清未来前景是高难度的事情,一般人只能通过学习优秀分析师或者专家的文章才能稍微获得一些有关认识。
但是很多人并不能及时看到优秀的分析师或者专家的高质量的报告,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你没有时间精力全部阅读这些报告,你阅读的那些报告可能只是沙子。先入为主的偏见和知识局限会让人拒绝很多信息。很多时候,往往要等到股价大涨半年甚至两三年后,才看到高质量的报告,因为巨大的涨幅引发了市场的注意,有关悬疑得到事实证明,有关信息得到大量传播。
其次,即使看到这种报告,也无法辨别质量和真假,根本看不懂,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看到这种报告也是白搭。很多人一看到长篇大论就头晕,仔细读一段文字的兴趣和勇气也没有。
在看不懂的情况下,公司次年的业绩即使预测可靠性很高,即使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也不敢投资,或者即使投了也不敢重仓。
那些真正懂得的投资者,并没有足够的资金买进这个股票。
任何一份报告都有可能是错误的。很多争议的问题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正确判断的人就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因此,“当前的市场价格也许已经充分体现这种预测”;"极好的未来前景已经完全被市场发现了"等等完全是无稽之谈,如果你读过大量券商研究报告,就会发现许多报告中他们的"仔细的考虑过了"的预测能力实在不敢恭维,大部分市场参与者,需要等到业绩被事实证明才会,才敢买入,因此长期来看,股价必然反映业绩,大众行为跟随业绩而动,是合情合理的行为,也是大众缺乏远见的证明,也是远见者获得超额收益的原因。
最后,激进的投资者聪明才智和预测能力上可能不如专业分析师,“根本没有理由使人相信一个智力一般的投资者(即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购买成长股的结果,会好于专门在这一领域投资的基金公司”,就算这些观点是对的,但是,这个领域的专门基金的资金是有限制的,股价未必能被他们推动到“充分体现预测”,他们的观点也不一定得到广泛传播,即使“众所周知”,一般人也未必能看懂他们的逻辑,另外,牛熊市的变化,不明真相的群众会把股价推到不合理的地方,基金公司也无能为力。因此,少数基金公司的优秀,并不妨碍优秀的投资者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超越市场的收益。
当然,由于个人投资者能力和精力的局限,能力圈有限,捕获有价值的目标的概率较低,长期靠一个人想战胜市场恐怕概率较低,因此,我们一直主张,通过有体系的组织方式合作研究,克服个人投资者在覆盖面上的劣势。
最后,我想强调,想大概率超越市场,必须在研究的3度上超越市场:
1、广度
对各行各业覆盖越广,翻过的石头越多,机会越多
2、深度
对一个行业或一家企业,这不仅是指对企业或者行业本身了解很深,而且在产业链研究纵向深度延伸上要深,对上下游行业企业也要深度了解,对全球行业态势了解也要深。
3、纯度
在全面深入了解后,得出的结论含金量要高,纯度要高:逻辑要严密,结论的确定性可靠性要高
(博客编辑:大地华盛)
中道巴菲特俱乐部郑重声明: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您发现本专栏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我们会删除该文章。转载本专栏文章、图片,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