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做一个高明的投资者
(2015-04-30 22:33:37)
标签:
股票 |
做一个高明的投资者
——《巴菲特的道路》序
陈理
1995年通过孙涤教授在上证报专栏接触到巴菲特思想之后,我一直寻找、收集与巴菲特相关的资料。与《巴菲特的道路》这本书的缘分始于1997年,十八年后的今天,再读天南兄翻译的《巴菲特的道路》(第三版),愈加强烈地体会到,投资绝非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教条,巴菲特之路就是持续进化、持续提升投资境界之路。
巴菲特投资的三个阶段和三重境界
我曾在七年前撰文总结了巴菲特投资思想进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 1949-1971年(19-41岁)、第二阶段(中期)1972-1989(42-59岁)、第三阶段(后期)1990至今(60岁以来)。
对应这三个阶段,巴菲特的投资呈现三重境界:
第一重:聪明投资的境界。主要表现在:1、符合价值投资的三大基本原则,是一名纯粹的(价值)投资者,完成弃投机化的进程;2、聪明地利用市场先生的错误,用极低的价格买到便宜货,价值回归以赚取价差;3、聪明地利用相关证券确定的价格背离,进行套利、对冲、调换;4、聪明地利用股价的严重低估和长期低迷控制企业,影响其经营管理决策。
第二重:精明投资的境界。主要表现在:在符合价值投资三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1、注重企业品质;2、立足分享高品质企业的商业模式;3、同时多策略、精明地捕捉市场错误带来的极低估和套利等机会。
第三重:高明投资的境界。主要表现在:1、自知之明,投资方式与性格偏好和生活方式高度吻合;2、无为而治,不战而胜,战之大胜:立足分享伟大企业的商业模式,让钱为你工作,管道的思维,无为而无不为;3、灵活适应,投资方式与商业模式完美融合。巴菲特和李嘉诚殊途同归,晚年都投资消耗大量资本、回报合理、确定的非管制公用事业,就是因为灵活适应其规模巨大、浮存金较多的实际情况;4、持续进化,能力圈持续扩大,思想更加开放,技术更加全面。5、极高的商业洞察力;对商业模式有极高的领悟能力和风险嗅觉:如护城河理论的提出,三类业务的划分等
芒格说,所有智慧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巴菲特则说:“如果不是价值投资,难道要进行无价值投资吗?”
回顾巴菲特走过的路,在进化和境界提升的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重大转变:
1、从廉价股投资到高品质企业投资的风格转变;
3、从证券投资到企业购并和证券投资双管齐下的业务转变;
3、从资金需求者到资金提供者的角色转变;
4、从建立自我到追求无我的境界转变。标志性事件是2006年巴菲特捐出了自己财富的85%回馈社会。
巴菲特的三步曲(巴菲特投资思想进化的“三个阶段”、“三重境界”)和“四转变”造就了巴菲特滚雪球的一生。贯穿的主线是:实力,持续学习进化提升软实力(智慧和境界),通过提升软实力壮大硬实力(财富和影响力)。实力强大后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回报社会,实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作者系上海实力资产CEO、首席投资官,中道巴菲特俱乐部创始人)
中道巴菲特俱乐部郑重声明: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您发现本专栏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我们会删除该文章。转载本专栏文章、图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