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王石:董事长怎么可以不在

(2012-08-21 15:47:33)
标签:

杂谈

分类: 分享

也有人问我,你那么大一个企业的董事长,国内的事是很多的,怎么能够做到心完全沉浸在哈佛去做这些东西。这个心境是怎么做到的?

作为企业家来讲,我去哈佛这件事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说去就去了。之前我1999年辞去总裁的职务,就是辞去了CEO的职务,之后就还当董事长。从那时起,我就把我的董事长和总裁的身份进行了非常严格的划分。

辞了总裁之后你就不要再介入日常的事务,但作为董事长,要把握的事情总体来讲就是三件:第一个是战略决策,做事应该往哪个方向来做,你董事长要来把握。第二个是用人,这个事做不做,不做了的话很简单。做的话,谁去做?当然不能是你董事长去做,决定谁去做,这是用人。第三,是承担责任。如果前两个事已经定下来了,那就承担责任,承担什么责任呢?就是只要下面出了事,自己就承担责任。当然这是大概地说,当董事长的一个把握,具体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展开了。

一个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辞去总裁职务之前我也是一直致力这方面的。我在辞去总裁职务的时候有个辞职讲演,讲了我认为我给万科带来了什么:

第一,我选择的行业就是房地产。如果这时候万科再多元化,那当然要做很多东西了,那要决策的非常多,做不做,做不做,做不做,这样决策就很复杂了,成本很大。相反,专业化就很简单,就是只做房地产,其他的不做。关于这个我有我的一些表述方式,就是说因为我不能假定房地产一直很好,不好的时候怎么办?我说不好的时候,可能是我不在的时候,所以我不在这个公司了,你们要怎么改变策略战略,我管不着,对吧?但是我在,你们就不要想做其他的,这就是战略决策,是董事长要把握的,对吧?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又改变了说法,我是这样表述的:我说即使我不在,即使我离开这个公司,即使我离开这个世界,如果你们万科要改变经营模式,我会从骨灰盒里伸出手来干扰你们。这样讲并不是说我阴魂不散,举个例子来讲,这个就等于是战略决策,不能犹豫,战略把握不能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当然做多元化也是一种战略选择,不是说做专业化才是战略选择。关键是选择了之后就要定下来,不要摇摆不定。

第二,要建立现代制度。不建立制度,没有制度,怎么可以脱身呢?要制度化而不是人治化。人治化那就可能根据这个领袖的情绪了,今天情绪好了他可以网开一面,明天情绪不好,就会犯傻无数。怎样摆脱人治呢?这个就要靠制度,系统的全套的先进的制度。

第三,是建立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团队。企业长久经营如何,从本质上来讲靠的不是你个人的意志,不是你领袖的魅力,更多的是团队。只有一个强有力的有持续性的团队,才能带来基业长青。

我作为企业的创始人、董事长,做的就是把行业确定了,制度确定了,团队也带起来了。成功经营企业,最后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你的品牌上。就是品牌建设,比如说我们优米网、优米学院,这个“优米”就是个品牌。当然现在一提到利芬就和优米是等同的,是吧?做到最后,可能它成功之后,没有人知道创始人是谁董事长是谁。就像可口可乐你知道它创始人是谁吗?你知道它现在的CEO是谁吗?不知道,这没关系。这不影响它们作为一个企业的成功,我觉得这恰恰就是企业的成功。为什么说自己可以长期不管呢?因为我就是要这样治理这样建设的,以这样的企业为目标的。实际上这之前十年我一直在登山,那时也是一离开就两个月,就是公司不管我,我也不管公司,这并不影响万科的正常运营。

对我来讲,本身就有意离开这个公司,虽说我是创始人,我的影响力实际上是非常大的。我随意表态,可能自己认为就是随便的个人看法,不要把我的话当回事。但事实上我只要在,我说的话人家怎么会不当回事呢,人家一定会很在乎我的话。我不在了,他们听不见我在说什么了,自然而然就干扰不了他们了,所以他们是这样一个过程。只不过我是把十年登山告一段落去读书了。当然还有和自己选择的关系,我自己也想读书嘛。所以我就去了,这并不影响万科。

(值班编辑:沙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