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投资?
(2010-09-25 16:07:48)
标签:
财经广州美国股票市场东方宾馆通货膨胀杂谈 |
分类: 俱乐部原创 |
为什么要投资?
俱乐部会员:毅亭
上周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陪一个朋友到广州的中信建投证券公司办理他在1993年中签买入的粤东方(现东方宾馆)原始股的事了。1993年,朋友和他的同学在广州出差,在广州的中山路上遇到有人兜售粤东方的新股抽签,每张20元,两人各买了10张,结果我的朋友中了一签,可以以6.82元的价格买入500股粤东方原始股。从那以后,他就基本上再也没机会回到广州了。大约几天前,朋友因为工作原因来到广州,因一直记挂此事,把买股留下的凭证等物都找出来带了过来,在中信建投证券营业部一查询,发现原账户还存在,市值已达25000多元。我这个从来没炒过股票的朋友竟然从1993年开始一直持有17年至今,当初的1元钱变为现在的8元,年均复合收益率达13%,还不错。东方宾馆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公司,其公司运营和收益均不太理想,但即使是这样,持有它17年还是可以获得年均13%的复合投资收益。
象这样被动投资的例子不少,最出名的当属长期持有万科的刘元生了,他从1988年500多万买入万科股票后,至今股票市值已达10.8亿(其中在2008年最高值时达到过18亿),22年200多倍的收益,年均复合收益率超过27%。
和市场上大部分人采取的投资方法不同,这种方法不是简单地做短线差价,也不是判断趋势低买高买,而是成为真正的股东,和所持有的企业一起成长,当然这需要投资人有很强的耐性和耐心才能做到,因为这其中有太多市场风险、波动、危机相伴随了。
这也让我想起另一个故事。
我爷爷曾经从1940年以来就保存着一张100美元的纸钞,以备不时之需。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美国,以巴菲特的说法,美国1930到2010年80年间的,通胀率翻了15倍,大约通胀率的年复合增长率是3.44%。按照上述数据我大概算了一下,从1940年到2010年的70年间,一直被这样“放着”的100美元的购买力仅是70年前100美元购买力的9.37%,或者说,美元在70年均贬值了10.67倍。换一个角度看,如果70年前,我爷爷能将这100美元投资于美国股票市场的指数型基金,按照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数据,可获得年均10%的投资收益,按照这个收益率进行计算,70年后,100美元将变成78.97万美元。即使按照美国税法考虑征收资本利得税后,其总收益也不菲。
毕竟70年的时间很漫长,而这100美元的不同经历表明,投资与否的差别是巨大的,难以想象。
当然,不仅仅美国是这样的,改革开发后的中国也是如此。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从1980年开始的30年间,该指数的平均值为5.51%,也就是说,现在的100元其购买力仅相当于1980年100元的20%,官方统计的物价就上涨了5倍之多。
即使是将钱一直存在银行中收利息,按照5年期3.6%的存款利率,每年自动转存定期方式计算,30年后,原来的100元变为现在的289元(未考虑扣除利息税),其购买力也仅是当初的289/100*20% = 57.8%,30年间也至少贬值1/57.8% = 1.73倍。
所以,千万不要一味地过多持有现金。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个事实,通货膨胀悄无声息地吞噬着货币的购买力。不过,大部分人都感觉不到这个事实,容易被忽视,毕竟20年或30年太长,很少有人会考虑这么长时间之后的事情。
那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呢?因为取消金本位后,世界各国政府都可以自己决定货币的发行量,从政治上来说,通货紧缩会导致失业,引起社会问题,而通货膨胀会导致财务缩水。政府采取温和的通胀手段来促使经济增长,从政府的立场上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中国从1997年到2006年平均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为16.46%,GDP的增速是10%以下,货币发行量远高于GDP的增速,所以通胀在所难免,而且这种情况在未来若干年还会继续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要投资的原因。投资不是投机,不追求短期伴随高风险的高收益,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应该是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合理、长期、稳定的收益回报,其目的首先是资产保值,确保资产跑过通货膨胀,然后才是增值,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当然,投资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长期投资也未必能保证获利,能保证长期获利的投资决策应该有很多前提,包括正确的投资标的、合理或低估的股票价格、个人良好的性格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上面的例子和比较不是劝诫大家去盲目遵循长期投资,而是希望大家能树立投资的理念,用一生去理解和学习.(博客编辑: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