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道巴菲特俱乐部
中道巴菲特俱乐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919
  • 关注人气:30,9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少安全边际,才足够?

(2010-06-22 22:10:25)
标签:

安全边际

银行

杂谈

分类: 投资面面观

作者:枯荣

 

    有网友发个短信给我,曰:我觉得1倍PB的银行,安全边际才足够。

 
    该怎么回答呢?2008年银行也没有跌破1倍PB的,华夏银行低些,也就1.12倍(华夏银行的质地会比招行好么?)港股汇控曾短暂时期跌破净资产,恒生一直维持2倍以上。
 
    安全边际本身即是门艺术,你说银行股的安全边际,我理解10倍PE,好银行2倍PB,差一点的1.5倍,最差的1倍上下,总市值接近总资产的1/10。PE<历史平均ROE,PE/PB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以招行为例,2008年最低股价8.22元时,当年PB是2.2倍,PE是8.4倍(已经预计2009年业绩可能下滑,所以2008年是业绩最高峰),目前是2.35倍PB,按2009年静态PE是15倍,一季报业绩增长40%。
 
    那为什么2008年8.22元时,PB就是2.2倍,现在股价13.18元,PB还是2.3倍呢?一方面是配股补充了每股1元的净资产,另一方面是每年差不多7毛多钱(扣除25%派息)的净利润累计入净资产。
 
    如果公司经营不发生重大变化,可以预计再过几年,你还是2.2倍PB买入招行,但代价就不会再是08年末的8.22元,也可能不是现在的13.18元了。因为公司在经营发展,净资产也在累积。
 
    那么回头来说,招行有没有可能跌至1倍PB,即5.6元附近呢?当然有可能,但那是建立在招行资产质量出现较大危机,宏观经济再度恶化的判断上。
 
    所以请不要跟我说1倍PB是安全边际云云,2008年花旗股价跌到净资产的1/10,AIG跌到没有,老8也没有买,但他买的富国银行,代价比花旗高很多,为什么呢?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如果资产质量出现巨大问题(相比同行,反映了经营管理有巨大漏洞),你即便1倍PB买入,也毫无安全边际可言。
 
    最后,对安全边际的过分苛求,本身也是种“投机”(即:低了还有更低),那位网友跟我说了半天,2008年末有些银行跌至净资产附近,我弱弱问一句:你当时买了吗?那未来真的跌至1倍PB,你又敢买了么?你会不会再等待所谓0.5倍PB是安全边际呢?
 
    按照最苛刻的格雷厄姆式的“安全边际”,A股从来就没有过“价值投资”机会。1996年没有,2005年没有,2008年也没有!
 
    中国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没有真正实现前,垄断地位是很强的,招行开设至今,过往22年,仅有1998、99、2009年三年业绩倒退,其余19年都是业绩增长的,上市以来平均ROE达到17%左右,历史最高PB接近8倍,最低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正是2008年11月的2.2倍,目前的2.3倍(还没考虑今年的业绩)也是历史最低水平附近,2005年我第一次关注招行的时候,它的PB是2.7倍左右,静态市盈率也达到17倍-20倍左右。
 
    如果未来利率市场化,银行将陷入真正的困难之中:大企业话语权加重,贷款利率必然下滑,存款争夺更加激烈,必然迫使银行不断进入高风险高回报领域,例如小企业、零售消费贷款等。甚至不排除在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衍生品上扩展。这才会真正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更加不稳定。
 
    招行过往负债的成本是上市银行中最低之一,而它的贷款平均收益率却远远低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这种现象持续多年。招行之所以目前提及二次转型,核心正是要逐步改变过往这种倾向稳健的经营作风。一般股民和机构,都眼睛盯着净利润看,谁会考虑这些利润获得背后的故事呢?谁会考虑相同利润下所承担的风险呢?
 
    我不知道未来向更高风险领域出发、逐步改变过往经营稳健作风的招行,究竟是符合股东、投资者的利益呢?还是损害了我们的长期利益?
 
    最后,很多人都对价值投资、安全边际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买跌破净资产,甚至跌破净营运资产,或跌破净现金的股票,就叫“价值投资”?在港股,我们看到多少诸如宜进利、佑威这样的股价极其低廉的所谓廉价股最终以破产清算告终?你以为买入这样的公司,就属于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标的,就是一个未来发展前景光明的公司,目前被市场抛弃,公司没有破产清算的风险。之所以出现价值投资机会,多半是市场偏好和公司遭遇一些短暂的、非长期、非致命的经营风波所至。
 
    综上,这位网友,如果招行PB跌到1倍左右,你买入,则你赢了,不过我也不会输,只是未来盈利空间少了。
 

(值班编辑:等待 )

 

中道巴菲特俱乐部郑重声明: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您发现本专栏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我们会删除该文章。转载本专栏文章、图片,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