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少赚的智慧-坚持自己的能力圈
(2009-11-25 19:27:29)
标签:
投资财经 |
分类: 投资面面观 |
《富婆招司机》
有一个巨富的遗孀想招聘一名司机,应者云集,最后只有三个人参加面试。富婆出了一道题:“前面有一个悬崖,下边万丈深渊,你能在悬崖前多远停下来?”第一个司机说:“我能在悬崖前1米的地方停下来,保证您不受一点惊吓。”第二个司机说:“我能在悬崖前30公分的地方停下来,保证您感受不到一点震动。”第三个司机说:“我会在远远的地方停下来。”结果富婆录取了第三个司机。
这个寓言小故事我早就听过,只是当时在听过后只是觉得似有感悟但又感悟不深,就淡忘了!昨天晚上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天上飘着小雪花,有一丝凄凉之意,我边走边思考着,我在想我怎么才能提高投资的水平,总想在离一个高点的附近“成功”逃顶?漂亮的“成功”逃顶之后“自恋”的欣赏一番!
走着走着前面遇到一大片结了冰的路面,我挑了一条很狭窄但不是很滑的小路走过去,因为天冷路滑怕摔嘛!就这样我也是小心翼翼的走着,不敢大意!当我走过那片“冰路”时,我突然想通了!!!(我很惊讶,人类有时苦思冥想都想不明白的问题,经历一些事或有一些感触后就想通了,弄懂了,真是太奇妙了!)怕摔心理突然让我想起了《富婆招司机》的那个故事!我进一步深入的思考后发现股市“逃顶”与第一、第二位司机的能在悬崖边停车的“技术”这两者在本质上完全一样!!!(越来越像老董的风格了,呵呵)我突然感悟到“我们大家实际上就是在苦苦的追求悬崖边“停车”的“高超技术”!!!
我思考后反问我自己:“你有那个技术?你有那个能力?你有那个本事?”我答:“我现在肯定是没有,将来也够呛!”我又反思“我为什么一定要追求那个“高超的技术?我经过勤奋的努力能做到?是人力所能及的?”我转念又想“我为什么不做那第三位司机?他有什么不对?他是真的笨?他是真的能力差?他真做的不对?”我非常肯定的回答我自己说:“第三位司机做的很对!他没有错!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正常人所应有的反应!”第三位司机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及,很清楚自己的技术水平!很清楚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范围!这位司机有一种不知道是先天的还是后天锻炼出来的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很有价值!!!想到这我顿时有种钦佩的心理!第三位司机看似“胆小怕事”“无能”,但这背后却蕴藏着一般人无法参透的大智慧!这位司机十分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换句大白话说就是:“知道自己的脑袋有多大,能带多大的帽子。知道自己的肚子能吃几碗干饭”!
我在想我为什么一定要“精确”预判出大盘附近的高点与个股的次高点?我有这个能力?甚至成名的大师们有这个能力?都说:“不吃鱼头,不吃鱼尾,只吃鱼身。”可现实中有几人真正做到了?每次都能完整的吃完鱼身?根据自己实际能力的大小只吃鱼的半身或一小段又有什么不好?你没有那个能力吃完整个鱼身,根据自身能力的大小只吃鱼身的一部分又有什么可遗憾和不甘心的?这不正是凭借自己真实能力的大小去赚真正属于你自己的那份钱?不要总看到或听到某某人成功逃顶、漂亮的转身。之后自己也想朝那个方向努力,做得很完美。做不到就心有不甘甚至嫉妒、妄想!(姑且先不论是吹的还是真做到了)
我深思后觉得,如果在你看不清楚与心态不能很平和的情况下,硬要去做违反你自己能力和心态极限的事,不是会适得其反?不是会把本可以得到的也失去?不是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本该轻松得到的那份反而弄也没了!如果能力水平低,就得认,通过再学习提高。而不能一味地妄想着做的有多么完美,超越谁谁谁……不能做那种只能穿35号的鞋非得硬要穿“58”的号鞋的事,这样反而自己不舒服,也不会做成什么事!
我再深思下去后觉得在盈利幅度这个问题上也要有“能力圈”的限制!比如:你明明只能看清30%的利润,非要得到70%甚至妄想得到100%、200%的利润是很不现实、很不理智的!即便得到了也是侥幸、也是偶尔幸运而已!不是常态,也不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