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24堂财富课》读后感!

(2013-05-10 00:43:40)
标签:

心境

读后感

商业模式

财富

陈志武

分类: 悦读时光
http://s15/bmiddle/5d6d9b65tdcbbbc96bcbe&690
    
    这本书是我从上一本书里面的介绍中发现的。对于华裔经济学家陈志武先生,我在2009年参加中国经济学年会的时候见到过。不过,当时没有关注他的研究领域和主要观点,也就没有太关注这位经济学家。但今天看到他的书,倍感亲切和语重心长。也许是因为做了妈妈,也许是因为同样有女儿,所以现在看这本书有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心境。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印象不是来自于作者,也不是来自于与题目相关的内容,而是来自于名人作序。熊晓鸽先生的序言让我第一次见识了锦上添花。文章通篇贯穿了作者那种博古通今的气势,读起来虽简单顺畅,但文章引经据典、转承自然,于不经意间读出这本书的写作初衷和独特内容,从不晦涩、更不枯燥,宛如在花园游走时不时看到的各色奇葩,更像成长过程中偶遇的各种经历。这一切都在熊晓鸽先生的笔触下那样唯美、紧凑和刘畅。

    这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了笔杆子的力量和功底对于一个人直抒胸臆、振臂一呼的重要意义。气贯长虹不是每个作者都能做到的,淋漓尽致的表达内心所想也不是每个作家能够呈现的。 

    接下来那就是这本书了。其实书里面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是能够将复杂的事情用简单且吸引人的语言表述出来往往是需要功底的,这不仅是写作功底,更是经济学功底,尤其是讲给十几岁的孩子,更需要逻辑的严谨,因为孩子独特的视角、犀利的语言可能一下子就能攻破你的逻辑底线。看看经济学教授是如何与女儿雄辩或是如何以理服人的到是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示了学者的实力和可爱,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用心良苦教育女儿的父亲。 

    让我另外深有感触的是陈志武先生小女儿的兴趣,那就是喜欢赚钱。对于我这个成年后才学会花钱的人来说,这一点无疑是很超前的。现在看来,早早对子女进行赚钱和理财教育必要且必须。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赚钱,也离不开理财。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最赚钱?这不是让孩子拜金,而是让孩子从小动脑思考如何能够自食其力、甚至过上富足的生活?巴菲特在幼年的时候就有赚钱的头脑,小的时候就开始赚钱养家,能够用一点钱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来更多的钱在小巴菲特看来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情,这也奠定了他一生为从事这项有趣的事情而努力着。因此巴菲特说他很小就知道自己注定是个富人。

    事实证明,很多具有赚钱头脑和商业头脑的人似乎都离财富不太远,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当然赚钱需要有好的商业模式和自己的兴趣,如果成为钱的奴隶,那你的财富不会太多。这个世界上财富真正丰富的人往往都是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大都不以赚钱为目标。

    能够赚钱并很富有在现代社会被看做是一种成功的标志,这也许有些偏颇,但是如果是靠自己的双手赚钱,那多赚点却正好体现了你的能力。会赚钱、能赚钱是需要脑力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运动,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所以如果你愿意学习、愿意吃苦,赚钱本不是件难事。

    24堂财富课只是个开始,让我们进入了一个财富积累的殿堂,但是能够积累多少财富,还需要每个人后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