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针灸针方 |
龈交穴治痔疮!
龈交穴位于督脉,为任督脉交点,于上唇系带与齿龈之移行处取穴。
有痔疮时,部分患者在龈交处可见有小白点(滤泡状)或小结节,像芝麻状粉白色赘生物,这说明有瘀阻,用消毒三棱针挑破挑刺这个结节。
反应点不明显者挑治出血效果好。
(小结节又硬又滑,可以用止血钳夹着挑。)
治疗方法:
1.碘伏+酒精局部消毒反应点和器械
2.把上唇系带的滤泡用手术剪刀剪掉/三棱针挑掉。
急性期(肛门或周围或痔核红肿痛)配合
用三棱针点刺龈交穴及内承浆穴几下出血(出血多症状恢复快)
禁食辛辣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每天做提肛锻炼2次,每次30下。
内承浆穴:位于下唇内面,下唇系带近唇端处,与承浆穴相对称。
三种方法龈交穴治疗痔疮 经方大师网 2020-12-02 16:59 提示:点击↑上方"中华经方大师关注我! 龈交穴位于上唇系带与齿龈之移行处,为任脉、督脉、足阳明之脉交会穴。 图片 龈交穴 龈交穴可用下面三种方法来治疗痔疮。 1.应用割治疗法 患者坐于靠椅上,头稍后仰靠稳,医者以左手食指在上,拇指在下,轻捏上唇沟尖端,提起向上、向后,暴露上唇系带。右手以碘酒、酒精在系带处局部消毒。术者用止血钳挟住上唇系带中部的小米粒状突起或小滤泡,以小剪刀将其剪除,随即以消毒棉球压在唇下止血,割结即告完毕。 2.三棱针刺络放血法 常规消毒患者上唇系带,医者以左手翻开上唇,用三棱针对准唇系带根部龈交穴,点刺放血1滴,出血少者用手挤压。每日一次,一般1~3次获效。 3.穴位注射疗法 患者取坐位,患者自己用手把上唇向上翻,显露上唇系带。局部消毒后,用皮内注射针头在上唇系带一侧进针(相当龈交穴),注入1%普鲁卡因0.5毫升,注药后局部隆起一泡,嘱患者不要按压,约半个小时后自行吸收。每日或隔日封闭一次,可连续封闭2~10次。 【病案举例】 张xx,女,72岁。 患者间歇性大便出血,便后疼痛反复发作20余年。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混合痔,经治疗未愈。1988年1月26日来我处就诊。肛检:位于6、4点处有蚕豆大小痔核,痔核部分伴有直肠黏膜和轻度外翻,诊为混合痔。 上唇系带中部可见米粒大小的结节突起,采用龈交穴割治疗法治疗,2个月后观察。自觉症状消失,直肠黏膜下垂现象消失。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以上三种方法均适用于一切痔疮(内痔、外痔、混合痔),笔者在临床常用龈交穴割治疗法来治疗痔疮。 【来源】《中国针灸独穴疗法》一书。 【按】凡患有痔疮者,龈交穴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应物。患病年久,发炎严重者,反应物大而红,反之则小。内痔,靠牙龈根部有米粒样白色的肿物;外痔,靠唇外侧有肿粒;混合痔,肿粒位于龈交正中。若痔疮发炎、出血时,肿粒呈鲜红色或绛红色。通过望诊龈交穴反应物的位置,就可以确定肛肠病是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等病。还可反映出是轻度、中度或重度。是单纯性,还是合并症等。 此法治疗痔疮效果显著,在医学杂志上屡有报道。 此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不受设备、环境所限,整个操作过程1分钟即可完成,患者无痛苦,术后不影响饮食和工作,应予重视。 龈交穴肿粒割除,还可治疗癫狂、酒糟鼻、急性腰扭伤等病,在临床实践中多获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