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针灸针方 |
总结了一套专门调理脏腑气血的针法。
足三里对应脾属土,三阴交对应肝属木,内关对应心属火,
合谷对应肺属金,
太溪对应肾属水,
百会对应百脉总领经络。
首先病在哪个脏先弄清楚,然后根据五行脏腑顺序下针。
百会最后扎。
相生为补,相克为泄。
注意手法和顺序就行。收效很快的。
以针灸技法为主。不用药的。
肛门坠胀我的治法很简单,艾灸命门。效果好的话一次就能见效。
如肾亏,次序是从太溪开始,然后三阴交,内关,足三里(守气),合谷,最后百会。艾灸关元和气海。30分钟后取针。
按五行顺序百会最后,开启整个五行阵法。这是我根据五行阵法总结的,这针法在3年中不断改进运用运后,最后才总结出这套比较理想的针法。
艾条10公分长。2孔的艾灸盒放上就行了。做针灸快20年了,略有所成,总结出几套比较实用的针法。希望能多为百姓解决痛苦,少于病痛折磨。这套针法的开发价值很高,大家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去解读这套针法。自己用顺手了才是最好的,也希望大家多多解决老百姓的病痛。。。多多实践。从扎针开始算的话有20年了。我治病都是以针,灸和技法为主。少用药。
每穴都单侧。左升右降,和气的升降出入规律一样。所以开发这套针法价值很大。用最简单到位提插捻转就行。左升右降,五行俱全,五行针法一疗程。五脏气虚,不和的患者针完还灸命门。
根据什么选择左右下针呢?还是左右轮扎?天天扎?几次为一疗程?有人自己试了试,但左右都有,左太溪、三阴交,右内关、足三里、左合谷,百会,灸气海、关元,突出的感觉就是满口生津,直到现在。
我扎左右这个问题很简单。左为阳右为阴,例如:脏病就扎右侧,腑病扎左侧啊。八纲辨证首先辨阴阳。
左升右降,阴经上升,阳经下降这个不是一个概念,要分开。经络要根据子午流注来推的。
下针时间第一个穴的选择要与子午流注相应,那个脏府有病就从那里开穴,然后按五行相生或相克顺序扎针。
这个疑难杂症就要这样来。比如高血压的,就要中午12点下针,从内关开始。
我下针时有这个想法,因这套针法是相生的,所以先选了左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重症不同症状要求病人按相应时间来?太难了,其实能应时最好,不能也可以啊。不要太死板。
因为右手要工作啊,内关针感很强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左边升上去,你右边要降下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太极图啊。阴阳必须同时存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那就是太溪、三阴交、内关扎左侧,足三里、合谷扎右侧。是这个逻辑女人则反之也可以,实践中扎不扎百会区别很大,也就是说一定要百会来启动这个阵法。
太溪是水,属阴。按你的想法那也应该是右侧啊。脾属土主调和,左右都行。百会属大阳,合谷,足三里是阳经穴位,其余都是阴经落脏。
你实在不行就记着,
手上的都扎左侧,脚上都扎右侧。就行了。
不要太死板,灵活运用。思维要活跃。这个都用的是五输穴,然后艾灸关元气海是给这个阵法煽风点火。中气不足的就灸关元气海。针灸治病的根源就是调动气血。气血不足你调动不起来啊,气血调动不起来就肯定没效果啊。
然后很多慢性病人气血都不太足,所以灸上也没错。
那套针法,高血压治疗从内关开始下针,接下来顺序是按相克关系还是相生关系下针?为什么一定要中午12点开始治疗?另外,治疗高血压还要不需要艾灸关元、气海。如果血压高感觉头晕的病号,5分钟左右就会感觉头脑很清醒。需
高血压那么下针顺序是相克顺序。
高血压,要相克。这是气血躁动引起的。所以都是相克。
还有什么类型的病是应该用相克的?要辩证,按阴阳五行理论基础,加上自己的理解来决定下针顺序。下针顺序反了不会怎么样,效果不明显罢了。还有就是手法一定要得当。
转自网友:修针正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