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聋哑针法

(2022-06-13 15:50:49)
分类: 针灸针方

聋哑病,多因聋致哑,自幼失去听力,无从学会语言,故成聋哑。本病多见于小儿,由于脏腑娇嫩,不耐风寒,一有感触则高热惊厥,津伤液竭不能上注于头而走空窍。耳为清空之地,清阳之气流行之所,风热火邪干扰清窍,闭阻窍络,清窍为之不灵,故耳失聪,治宜疏经活络,开音通窍。

选穴处方,本“经脉所过,主治所在”原则,取上述经穴而起疏调经脉,通音开窍之作用。

哑门是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

廉泉属任脉至咽喉络舌,取之通音以开窍络。

舌为心之苗,言为心之声,心气通于舌,心寄窍于耳,故取通里通心气以开音。

三焦、胆、小肠之脉皆络于耳,故用耳门、外关、听宫、风池、翳风、足临泣、中渚、听会通调经气,开窍聪耳。

肾气通于耳,取肾俞调肾气。

百会属督脉入络脑,取之以宁神定志。

翳明、增音为经验效穴。

以上各穴相伍,具有通调经气,疏理窍络,宁心定志,启闭开窍之力,所以获效。

例:某人,聋哑已22年。

【现情况】

患者一岁半时发高烧40,烧至抽风,烧退之后即不能说话,做事打手式,此后身体壮实,很少患病,生活尚能自理。

【查体】

检查两耳尚有残余听力,雷声、汽笛声偶有察觉。

但智力发育欠佳,不知天日。

发音器官正常,脉舌无异,其他无甚特殊。

【辩证】

乃少阳经气闭阻,精气不达于上窍所致。

【治则】治宜疏调经脉,通音开窍。

【取穴】

哑门、廉泉、耳门、外关。

风池、增音、合谷、肾俞。

翳明、听宫、足临泣、中渚。

翳风、听会、百会、通里。

以上按三部配穴法,组成四个处方,轮流交换针刺治疗,10次为一疗程。

第一疗程每日治疗一次,以后隔日治疗一次,每疗程结束后休息五天,再行二、三、四疗程,同时加强语音训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