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辅行诀:小建中补脾汤

(2022-06-09 19:08:42)
分类: 经方方证学习随录

原方:小建中补脾汤:治脾虚,肉亟(即后面“羸瘦如柴”的表现),羸瘦如柴,四肢无力(指形体消瘦干枯、骨瘦如柴、皮包骨头之类的情形,是严重的营养不良、津血虚衰不足的表现,有用红枣、炙甘草、胶饴之类养胃补津血的机会;由于机体营养不良、津血虚衰不足,人体有陷于虚寒的机转,常会有胃寒口淡作呕、呕吐哕逆、恶寒之类的表现,有用生姜甚至干姜健胃、温胃、温里、袪寒、止呕吐的机会;也常会因津血虚衰、机体失养而有气上冲、心动悸、气促乏力之类的心悸气短的表现,有用桂枝治冲气、心动悸的机会),腹中拘急痛(一作“腹中挛急”)(指腹部拘急挛痛,有用白芍、芍药甘草汤的机会)者方。

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十五枚(一作“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黄饴(指麦芽糖,即胶饴。实际应用时也可以用黑红糖代替)一升,更上火令烊已,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参考比例:桂枝三,白芍六,生姜三,炙甘草二,红枣四~五,麦芽糖或黑红糖五(后下);煎汤,分三服。

合方分解:小建中补脾汤==小建中汤。

按:本方即仲景的小建中汤。从仲景去掉“补脾”二字的改名来看,仲景对这类“补脾”之类的说法是并不认同、刻意回避的,所以我们今天学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不宜死抱住五行脏腑的理论不放的,这样是会偏离仲景的思想越来越远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