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的孩子不用愁——除书院之外的出路
http://bbs.gsr.org.tw/cgi-bin/topic.cgi?forum=6&topic=4848&replynum=last#bottom
转按:读经教育本质上是做一种理性的教育,所谓开发人性的教育。就着人的超越性和现实性施行教育,期望孩子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君子人才。当然理想归理想,从未来的学习规划来说,读经的孩子万一进不了书院怎么办?读经家长是否作一些现实上的考量,让孩子读经才心安一些?
狄厄尼索斯
各地学堂老师更多地为读经孩子的将来考虑,适当规划他们的人生道路。王教授说,老师要为孩子指引一条河,读经固然是一条和,但读经的孩子不可能将来全部成为儒学研究者,总会有一部分经由专业教育进入社会各个阶层。
我认为这种讨论是有益的,因为很多家长可能不一定来发言,但会经常浏览读经论坛,无论讨论的结果如何,给出的建议是不是适合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但有参考意见,对于家长结合自身情况作出对孩子的规划,一定会有价值的——哪怕这种参考,是一种反面的启发。
下面我谈谈最近几年自己的想法和所听到的各位老师、女儿同学的家长们对孩子将来的不同规划,供参考。
首先我们对读经孩子进行一下swot分析:(主要依据女儿所在学堂的教学安排)
S:读经孩子的优势有多个层面,但就单社会竞争,尤其是升学竞争而言,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语文、历史、外语等方面,笼统的说就是文科方面。语文方面,首先是古文。由于多年大量阅读古文典籍,古文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一定能比同龄孩子更有优势;而历史方面,要看各个学堂的课程安排,女儿所在学堂有左传等历史课程,如果孩子能够通读过几遍资治通鉴、史记等作品,再拿起历史教材,就是小菜一碟了。至于英语方面,学堂的教育思路也一直在不断完善,英文读经结合常规英文教学的教育效果,应当由于单纯读经或单纯常规教学。
W:理科教育无疑是私塾学堂的劣势。原因很简单,学堂规模普遍太小,很难进行分科分年级教学。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说有教高中物理化学的学堂,无疑,如果离开学堂就像直接高考的孩子,除非同步自学,否则与理科一定是无缘的。
O: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在语文教育方面有了不少变化,增加了国学文化内容,无疑,既然增加国学内容,必然应当会在高考当中体现出来,因此,读经孩子这方面一定会有出色地表现的机会。另外,国学越来越被体制内各部门重视,孔子像曾一度被树立在*****,国外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体制内的国学专业高等教育,一定会逐步成为热门专业。近来,一些公考也出现了一些国学基础知识的题目,不久前政府部门有宣布,要引进台湾高中国学教材进大陆试用,将来逐步推广到全社会。……种种迹象表明,国学将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课程。
T:对于全日制读经孩子来说,最大的威胁应该来自体制内读经班,比如伏羲班。由于读经学堂软硬件的限制,加上堂主的不同理念,读经学堂总体上说要全面与体制内学校竞争,从根本上来说肯定不是对手。毕竟读经老师首先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必须认同热爱国学经典,而这个条件,无疑限制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使得读经老师的选择余地进一步缩小,女儿所在学堂已经是尽了很大的力,有专业的书法老师,专业乐团的小提琴老师,还曾聘请大学老师教授数学,但我知道这样的学堂全国也属于少数。但尽管如此,与体制内的学校在教学专业性而言,还是有差距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觉得读经孩子今后的出路,主要分两种:一是扬长避短;二是扬长补短。
一、扬长避短型
1、发挥文科长处,回避理科短处:选择文科高考。
选择文科高考的孩子,可以在学堂读到相当于初中毕业年龄,然后直接进入高中。当然进入高中需要中考,这就需要在之前做一些应试考试的准备。
2、发挥学问长处,回避应试短处:选择自学考试,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
学堂孩子结束读经教育后,进入解经阶段,在解经阶段,尝试选择一个比较喜欢的文科自学考试,包括中文专业、新闻专业、法律专业等,争取利用三年解经时间同时完成自学考试本科阶段学习课程,这样差不多在不到20岁就可以活的本科学历,从而获得研究生入学考试资格。
二、扬长补短型
1、发挥文科长处,集中缩短理科距离
学堂读经结束后,进入初中之前,请家教集中补习数学,以期跟上同龄孩子的理科水平。由于小学数学内容较少,比较容易通过短时间补习冲刺,而良好的记忆力又将更加使读经孩子有充分的学习能力。
2、发挥学问长处,集中弥补应试能力的不足
高考前参加一年高复班,集中提升应试能力。选择这一途径的必须在真才实学上能够有比较充分的自信。
3、同步补习理科,使短板变成长板
记忆能力的优势,有助于理科学习。学堂如果理科教育不够完善,家长可以安排孩子学堂外请名师补习,加上学习程序上的优化(在理解能力业已提升的条件下集中学习,可以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用比较短的时间里把理科变成优势,从而在高考竞争中展示优势。
三、现实理想分开型
就是将职业与事业分开。如果没能进入体制接受继续教育,又希望继续深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可以将工作与事业分开。也就是边工作边研究。
读经的孩子在国学文化上的优势,可以转化为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优势。建议自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以及相关心理学课程,同时继续就国学经典选择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建议研究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方向,例如国学与企业文化构建等。
四、君子不器型
如果家庭物质条件允许,可以完全放弃任何谋求生活的工作。潜心研究国学文化,完全自费学习,自费考察,自费研究。世上的事情很多说不准,很可能会“无心插柳柳成荫”,等到自己真的学有成就,也未必一定会没有现实成就。学者最最满足的事情就是著书立说,如果真能够著作等身,何愁将来。
立石
狄厄尼索斯先生分析的不错。只是不知先生的期望是什么?什么样才是你理想中的私塾,什么样的成就才是你认为读经孩子的成绩。
读经的孩子纵不成大才,出入社会,不论执教、从政、经商,行医、游艺等,皆可为各行业之君子人物。这个我想大家应无太多异议。我之前说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除去一些有理科爱好的孩子之外,你分析的也是不错的。不过文科的范围也是很广的,就论普通没有什么特长的孩子,若进入不了文礼书院,在读经若干年后要考大学也是有不少专业的。大学就一个纸文凭,什么年龄都能考,60岁以后拿文凭的人,国內也有很多。
文科可选择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专业,有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资产评估、会计学(注册)、保险(精算)、金融工程、国际商务等。此外,外语类、新闻类专业也不错。
下面列了文科一些热门专业仅供参考:
(1)学前教育。授予教育学学士
主干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声乐、美术、幼儿玩具制作等。 招生院校:师范类
出路:做七年教师后,换岗,在国內很多城市,教师可选公安,银行,政府公务等机构的职业。
(2)汉语言文学。授予文学学士
主干课程:语言学概论、汉语史、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招生院校;师范类、综合类院校。
出路:国外教汉语都比孔子学院那些个老师强吧。当个作家什么的也不差吧。当然,这些都是爱好的人才行。
(3)对外汉语。授予文学学士。
主干课程: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写作、翻译、古代(现代)汉语、西方文化礼仪等。
招生院校:外语类、师范类院校。
出路:同上,英语好点,同声传译员也很牛的,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带来很多会务商机,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这个待遇也不差的。
(4)外语语言文学(外语)。授予文学学士。
主要语种:英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及小语种。
出路:有了之前读经的底子,再加上这些个,去个外企很难吗?
(5)广播电视新闻学。授予文学学士。
主干课程:广电概论、广电技术基础、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作、摄影摄象等。招生院校:各传媒院校、师范类、综合类院校。
出路:新闻行业也是不错的,读经的孩子更有文化底蕴,做这个有何难?
(6)艺术设计。授予艺术学学士,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图案、专业技法、专业设计、艺术设计理论等,招生院校:艺术类、师范类、综合类院校。
出路: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家长们早想好了。呵呵。现在人很喜欢专业的哦!艺术加电脑,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你觉得难找工作吗?
(7)会计电算化。授予经济学学士。
主干课程;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技术、金融学等。
招生院校:财经类、综合类、师范类院校。
出路:精算师,会计师,统计师,管理师,税务师等等师,各处都缺人啊。电子商务等等。
(8)市场营销。授予管理学学士。
主干课程: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等。
招生院校:财经类、综合类院校。
出路:学了这些专业也不一定会经商,不学这些专业经商成功的人不少。当然学这些专业的人多数当职业经理人也是不错的。
(9)金融学。授予经济学学士。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等。
招生院校:财经类、综合类院校。
出路:和第七条类似,只学这些专业,根本不能有出路,还要再进一步考上,精算师,会计师,统计师,管理师,税务师等等师,各处都缺人啊。
(10)国际经济与贸易。授予经济学学士。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注重外语成绩)
招生院校:财经类、外语
出路:去个外企不难。
(11) 法学类:法学、社会学、治安学、侦查学。
出路:这些应用的行业也是比较多的,从少再练些功夫,有路子没路子,让孩子去闯就会有路子。法官,律师,检查官都是要执业证的,任何人都可以考的,全国统一考试。喜欢的自己闯。有何难?
(12)医学类:医学检验、药理学、中药、针灸推拿。
出路:最差,不用去上学,考个国家认可的证,有执业能力,先给人干,最后积累自己开医馆。
(13)环境、心理类: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出路:心理咨询师……
现代人90%的人心理都有问题,只是自己不知道,不承认。对了,不要以为心咨询师只限于一般行业。你没有想到大型的IT企业,如谷歌、微软,西门子、航空航天等等这些高科技公司需要高级心理咨询师,人机结合,没有高级心理咨询师,搞不定啊。呵呵。
………………
还有很多很多…… 只有你想不到的。
读经的孩子不用愁……
|
|
狄厄尼索斯
立石老师帮我完成了我的“未完”,写前面的帖子时因为下半夜困倦了,没有写完,今天看到立石先生的回复,才发现我不必在继续上个话题了。立石先生已经给出了比我想到的更加周全的回答。
不过要说理想中的私塾,因为很多希望和期待本身是相互矛盾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比如我希望政府永远也不要管私塾,但又希望政府能够给予补贴——政府只需要为合格的学生支付教育经费就行了——我知道至少今天这还是做梦。
现实一点,就今天的条件,我对私塾还是有所期待的:
1、我希望私塾能够随着年龄,逐步加入训诂内容。
现在各地私塾做法不一,因为条件也不一致,有的用《说文解字》,有的用《尔雅》,女儿所在的私塾安排的不错,小班(相当于小学一年级)在讲解《三字经》《幼学琼林》,大一点的孩子则讲解《左传》和《尔雅》。孩子的理解力不是到13岁突然由无到强的,而是每年都不断地在增强的。逐步增加讲解的比例和难度,更加符合孩子心理发育的特征。所以我希望私塾不要13岁之前一概不讲解,那样的话,到了13岁,孩子家长会非常纠结,继续读经读下去,时间上离开中考高考越来越近,孩子所学内容离开体制却渐行渐远,没办法不为将来捏一把汗;如果中断读经,孩子对所读的内容还不懂,将来若没有时间复习,或许会前功尽弃,白白浪费几年的时光。
所以我建议:儿童10年读经,可以分成两个阶段,3-8岁,光读不讲;8-13岁,则可以以讲解文字训诂的角度对经典做一些基本的解读,经过五年,孩子对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以及现代含义都可以有所了解,在大量读经的基础上,孩子可以自身就对经典有所感悟,没有理解,何来感悟?更又从何而来所谓“智慧”?
2、英文读经目前采用的是莎士比亚作品比较多,我则对此保留看法。儒释道如果是东方文化的基石,但莎士比亚绝不是西方文化的基石。因而我更倾向于将圣经作为英文经典读物,而且英文圣经的语法和词汇相对都比较容易浅显。此外,也可以将希腊神话作为经典,因为英文中来自希腊神话的典故和成语(idiom)非常多,英文词汇也有大量的来自希腊神话,加上希腊神话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更加适合儿童。即使读莎士比亚,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选《仲夏夜之梦》而不是《哈姆雷特》《李尔王》哪怕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我希望论坛有更多老师可以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3、各地学堂堂主来自理科背景应该还是有的,不应该拿不出一套数学的创新教育方法。上海的神童之父张政老师那套教育方法非常了不起,虽然张老师有些保守,不太愿意把他的教材贡献出来(出版),但只要听他的课1-2次,他的教育思想就基本可以掌握了,非常期待有理科老师能够依据张政老师的理科教育思路拿出一套教材来。(有关张政老师的介绍,有不了解的老师,可以百度一下“神童张政”)。
4、私塾有没有可能上体育课?能不能聘请体育老师,租借学校场地?不知道有没有老师尝试过。我觉得体育课不仅仅有锻炼身体的作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孩子视力的保护、同学交流、物理学知识的感性认识等等都有很多好处。
所以,我觉得理想的私塾,应该是堂主跟体制内学校合作,在体制内学校内开设读经班,自行设计课程,保留体制内一部分课程(如体育课等),利用体制内学校的教育设施。或许私立学校是有可能进行这种合作的。
|
|
|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