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女人到母亲(30)在奥地利坐月子

(2011-09-12 06:43:56)
标签:

奥地利

坐月子

伊娃

育儿

分类: 从女人到母亲

说起坐月子其实我自己开始根本没当一回事。到底有多重要我也不知道,我妈妈也从来没有跟我讲过,我也真没注意过别人坐月子是怎么一回事。怀孕期间越来越多的人跟我讲,要怎么样坐月子。坐月子有多么的重要,坐月子有什么规矩。我也网上看了个大概,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别人跟我推荐的最多的是小S坐月子的那篇文章。但是我还是不是特别相信,这方面我们中国人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尤其是关系到未来。因为总有人告诉你你现在感觉不到,但是等你年纪大了就慢慢的体现出来了。关于洗澡洗头这个问题我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这点我觉得那是绝对的不靠谱的。我也一直回应我的朋友,我不会坐月子的。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劝告和忠告,我想我大概是有那么一点动摇的。到快生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就像一个做亲子版的编辑朋友跟我说的,月子还是中西结合的坐着。我当时是这么想的,我想我是真的没有什么条件坐月子的,我们只有两个人两双手。我一点都不指望托马斯能照顾我,从来都是我照顾他。他不会做饭,他做饭的话通常大概就是番茄酱拌米饭这样的东西。我想我能做的也就是让托马斯尽量多的带孩子,就像在医院那样。我多注意一点,不洗冷水不吹风。其他的我也没有能力奢求了。我也不希望我妈妈来照顾我,签证麻烦不说,她来了根本很难适应这里的生活,我已经多一个新人儿要照顾,妈妈来了我还要照顾她的。不是给自己添乱嘛。

可是到了现实生活了一切又变了,我最终也没能中西结合的坐月子。因为事实也让我慢慢的相信了医生的话。都说中国人和外国人从小吃的东西不一样,体质也不一样。外国人不坐月子没事,但是我们中国人不行。不过我觉得大概不是这么回事。就像母乳喂养在国内越来越少,而在这里基本都是母乳喂养一样。国内的朋友都说没奶,其实是发奶没发好。没有好的专业的医生和助产士的帮助。很多妈妈因为艰难就放弃了。我住院的时候医生总叫我多下床走动。而按坐月子的说法是要卧床多休息。我动完手术也很痛,不愿意下床多走。我觉得该好好休息。直到有一天被托马斯逼着在医院转了两圈。到第二天突然发现一下子恢复了很多,我才真的相信,真的是走动的越多恢复的越快。医生说的话都是有据有理的科学,而坐月子好多东西都是没有办法解释的,只说是祖先留下的经验。比如产后头痛,我生完第二周就在托马斯的逼迫下去新天鹅堡附近散步,新天鹅堡下面有很多开阔的草场,风有点大,我觉得吹冷风特别不好,自己也觉得冷。把帽子戴上了。结果第二天就开始头痛了。我抱怨托马斯这是吹风的缘故。但是后来自己网上查了很多关于产后头痛的原因。科学上解释是因为产后失血过多所以头痛。我才想起我出院后没吃过铁剂。于是赶紧开始吃,吃了几天就不头痛了。连续吃了一盒。到后来再也没有头痛过。所以这头痛是有原因可查并非就是吹风所致的。

现在的人对健康关注越来越多,大多时候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最简单的例子是这个孕妇上网有辐射,这个说法好像在德国不是那么的流行,Baby center和医生都说没有依据说上网对孕妇有辐射伤害。原则上来说对普通人没有伤害的就不会对孕妇有伤害,只有X光线这种对常人都有很大影响的才会影响到胎儿。所以我原则上什么除了这个和猫还有不吃生肉比如寿司,其他我什么都没顾忌过。顾忌猫和不吃生肉是因为我的血液排查时我没有弓形虫抗体。但是每次上网总有朋友说你孕妇不要上网啦,我总是要解释,只要每隔两小时走动一下就没事。我怀孕期间在这边也没什么事情,除了吃饭睡觉大多时候都守着这个电脑。国内更夸张的是电吹风电磁炉什么都有辐射。我想这满世界都是电器都是辐射,胎儿在肚子里还隔着一层羊水,生出来以后谁给他挡辐射呢?可是大多人都还是担心,所以中医养身之道越来越流行。所以张悟本这种庸才才能那么大红大紫。我不是说中医养身之道没有道理,也不是说祖先留下的坐月子是完全没道理的,比如这不洗澡不洗头。在过去那时候是有道理的,过去没有暖气暖水,产后虚弱的时候洗澡洗头那肯定容易着凉,再说过去穷人不坐月子要劳作,营养不够留下病根那也是肯定的。可是如今生活条件这么好,我觉得在德国也没什么机会洗冷水啊,哪个水龙头没热水呢?病房的浴室暖气特别的大,不穿衣服一点都不冷。我是产后几天能走动的时候就洗澡洗头了,洗完后我觉得元气都恢复了一样,整个人清爽舒服多了。

我总结自己,我认为每个人体质都是不一样的,有些情况在有些人身上有事,有些人身上又没事。比如这电脑辐射,有人说看电脑久了皮肤会变得很不好,可是有些人就完全没感觉,我就没觉得对电脑久了有任何影响。所以你谁都不要相信,你也不要相信我,你要相信你自己的身体。在这点上我把它解释回让身体回归自然,相信身体的本能。大自然界有这么多哺乳动物,世界上有这么多人种,为什么单单中国人要坐月子。动物不会坐月子,它唯一会做的就是尊崇大自然的规律,听从自己身体的需要。我怀孕的时候在吃睡这方面就基本是按身体需求来做。我是饿了才吃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爱吃肉就不吃肉,不爱喝汤就没喝汤。爱吃水果就多吃水果,爱吃冰激凌一样吃冰激凌。我好多年没有规律的一日三餐了。以前做导游的时候胃很不好,据说是因为吃饭不规律。可是后来没做导游了吃饭还是不规律,是被托马斯带坏的。我家吃饭没有时间规律,都是饿了才吃饭。但是胃反而好了,我都好几年没胃痛过了。我想这胃病大概还是工作压力和喝酒喝出来的。怀孕的时候饿起来跟头狼似的,饿的特别的快,经常是边做饭边开吃。我怀孕的时候特别能睡觉,我没工作有条件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也没有规律睡觉,我每天大概能睡十四五个钟头,但是经常也晚上上网到一两点。自然界这么多生物,我想它们大都是听从自己的身体,身体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我想这也是我孕期什么汤水补品甚至肉都没吃但是女儿还是那么健康的生出来就八斤多的原因之一吧。我给了我身体它想要的,我把它伺候舒服了,我没强迫它在不想吃的时候吃,不想睡的时候睡。但是这可能也只是我的身体是这样,你应该聆听自己身体的需要,你对它好,它就用健康回报你吧。

所以这怀孕该怎么注意,坐不坐月子,该怎么坐月子。你应该相信你的身体的本能。然后再根据科学和经验做出应对。每个身体都是独立而特别的,身体会告诉你它需要什么,比如你缺水的时候会口渴。比如怀孕的时候你本能就抗拒酒精,本能的闻到汽油的味道就想吐。怀孕的时候我就是爱吃水果,不吃就觉得慌,饿。我每天要吃很多。我孕期的饭量一直不大,跟没怀孕前差不多,到临产的那一个月我突然食欲大增,开始强烈的想喝汤水,所以每餐给自己做个简单的汤,比如西红柿蛋汤或者紫菜汤、土豆汤什么的。生完孩子以后,我突然就不爱吃水果了,我强烈的想吃肉。我以前一直不爱吃西餐,月子里我强烈的想吃牛扒。都说医院的东西难吃,我每餐都吃的觉得都不错,以前不吃的东西现在统统吃。口味整个就变了。我想我那么想吃肉,大概是因为哺乳的需要,身体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了我。月子里不是我刻意,我是真的不爱吃生冷的东西。刚生过孩子住院就是爱喝水,医院的水我一天要喝很多瓶。而按照很多坐月子的说就是不要喝水,不喝水哪有奶水呢,我后来发现如果口干不喝水,奶水就很少。只要按需喝水,奶水一定多。我生完孩子后也没有喝过什么传统的汤水,这倒不是因为我自己不想喝,而是没有人做给我喝。在医院就喝医院的那种简单的西餐汤。出院以后自己开始没有什么力气做饭,出院一个礼拜都是随便吃点。直到自己有力气了才开始给自己做点简单的汤喝。

说起来我的月子期拿到国内大概我是很可怜的,我出院就要自己做饭,小孩两周的时候托马斯就不肯换尿片了。从那时候起我不但要照顾自己照顾孩子、做家务还要照顾托马斯。他总在那里叫,我饿了;厨房好脏你要清理了。实话说我是有点郁闷,人家坐月子都是全家伺候,我月子里伺候自己的孩子也就罢了我还要伺候你。不过也仅此而已。我并没有觉得有多么的辛苦,一来是伊娃真的是特别的乖,二来人也是这样遇强则强,越多人关心你的时候你就越觉得自己娇弱。反之你就没有选择的变得坚强。这点道理我是在我旅行的时候明白的。我和托马斯的摩托车旅行经历了太多没有经历过的艰辛,我一一经历过来发现没有什么是自己真正承受不了了。你去尝试一下,发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每个人都一样,不是我特别的坚强,大家都怕疼,可是个个女人都能生孩子。生孩子的痛是这个世界上最痛的痛,但是这个世界上这么多母亲。所以这娇弱的身体也是养出来的。你不知道你的身体的承受能力远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很多。同样的道理孩子也是一样,大多数自己带的孩子比父母家人一起带出来的孩子要乖很多,孩子爱哭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被娇惯出来的。我想伊娃那么乖那么容易带,除了因为天生的原因非常健康外,也因为没有一家人当宝贝一样围着团团转。我产后根本没有力气经常抱着她,除了她哭的时候我会抱她让她感觉到我的爱有安全感以外,我一般都是让她睡在床上。所以到现在她从来不哭闹着要抱,也从来没闹着不睡觉要被哄着,醒的时候也大多时候能自己一个人玩。因为一开始就没人时时刻刻抱着她哄她。她自觉的就知道她该自己学着自己怎么入睡。反之在国内大都是一家人围着带孩子,一天到晚手里抱着,被抱习惯了的孩子当然总希望窝在温暖的怀抱里,一开始就习惯被哄着睡觉的孩子当然要天天哄着睡。生下来就被全家哄着的孩子肯定一直要被哄着。孩子生出来的时候没有任何习惯,习惯都是人养出来的,你的孩子如果特别闹腾,肯定不是单单是孩子的原因,也有你怎么带的原因。 孩子的睡眠习惯是你一手养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