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流的教育家——介绍陶行知(七)
(2009-10-21 15:38:32)
标签:
第一流教育家小先生制艺友制教育 |
分类: 读书札记 |
8、“小先生制”和“艺友制”
(1)、“小先生制”
1923年,陶行知从6岁儿子小桃(晓光)教祖母识字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著名的“小先生制”识字法。这是普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方法,对于成人教育也颇有帮助。
陶行知认定“穷国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是小先生”,“小先生是负着普及教育之使命。穷社会除了重用小先生之外,是没有别的办法可以使教育普及”的。
小先生对于普及成人教育也是很有效的力量。如他们的祖父母、父母、姐姐、嫂嫂等长辈,都不是学校教育所能承担的,要靠小先生把教育送到他们面前。正如陶行知所说,“这些先生不要薪水、又不必多花金钱培养,只须我们承认他们配做先生。”
小先生制问世后在23个省市推行,成效显著。
(2)、“艺友制”
“艺友制”是陶行知推行师范教育的一大发明,也是他的师范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艺友制”就是“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的教学方法,这是陶行知借鉴我国传统手工业的徒弟制而创立的培养师资的“穷办法”。他指出:“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
艺友制是以“教学做合一”为原则的,即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师和学生做到“共教、共学、共做方为真正之艺友制,亦唯有艺友制始能彻底实现教学做合一之原则。”凡是学校有一艺之长的教师便可招收艺友,从幼稚园到研究所,都可试行艺友制。
事实证明,艺友制在真正多快好省地培养师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內容丰富,博大精深,除上面论述到的八个方面之外,他的教育理论还涉及到女子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学校管理、教育评估等领域,涵盖面广、论述精辟、见识独到。但由于女子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学校管理、教育评估等诸多领域的理论与上述八方面的理论在教育原则及教育理念上有许多共通之处,故此暂不赘述。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陶行知教育理论是在学习和改造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继承和批判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更是根据中国大众的需要和中国当时的实际,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创立并逐渐完善起来的。从他理论创新的勇气和不断探索实践的精神,以及他深厚的学术素养和高尚的人格上,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是真正的第一流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于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