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导读课案例

(2009-10-26 12:50:28)
标签:

杂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导读课教学案例

一、组织教学

师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进入一个新单元的学习。请大家看到课本的目录部分,看看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

指名读课题,教师板书。

二、学习课文

: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这四篇课文,可能有的同学会说,一节课40分钟,四篇课文能学完么?为此,老师给大家带带来三把金钥匙,帮助大家完成任务。

〖反思〗此处的语言还需锤炼。

 

:带着问题读书是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问题可以使我们的阅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用一个成语说,就是有的放矢。问题来自于何处呢?下面老师就给大家第一把金钥匙-------  

【板书】   一、看课题,提问题。

师:无论是我们课外阅读,还是学习课文,对于一篇文章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文章的题目,所以看到课题爱动脑筋勤于观察的同学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看到《花钟》,老师马上就想到了,花就是花朵,钟就是时钟,花钟是不是用花朵做成的时钟呢?

大家看,是不是根据课题提出问题了呢?下面是老师根据这几篇课文想到的问题:

【出示小黑板】

《花钟》花钟是用花朵制成的时钟么?

《蜜蜂》蜜蜂会采蜜,还会做什么?

《玩出了名堂》1、谁玩出了名堂?2、玩出了什么名堂?

《找骆驼》1、谁找骆驼?2、找到骆驼了么?

〖反思〗1、儿童化的的语言容易拉近师生距离,但是我到此为止语言尚不到位,给人的感觉是太正统。

        2、条件所限,用了小黑板。

        3、此处采取直接出示问题的处理策略,我不是不懂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要生本就得让学生自己试着提问题,可是想到我接下来的教学任务想到本堂课是展示课就出示了。平时这方面的练习也不多,如果平时训练有素,让学生自己提问是最好的选择。

        4、找到骆驼了么?此问题意在使学生学会“果然”。教学中一问,学生答不出,没做深究,因为以下还有教学内容。不能拘泥在此,往前赶时间。

 

:提出了问题,当然要解决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呢?请看老师的第二把金钥匙。

【板书】   二、读课文,解问题

师:下面同学们带着小黑板上的问题来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但是必须得自己读,不能和其他同学讨论。

师巡回指导。

师  读出第一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师  不但读出第一个问题,而且读出第二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师  不但读出第一个问题,还读出第二个问题,同时读出第三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注意关联词的使用〗

师  好多同学没读完。为什么读不完呢?据老师观察,大家的读书方式有问题。大多数同学使用的是小声读,这种读书方式很慢,老师建议大家使用默读。默读是快速阅读的重要方法。其次,老师注意到很多同学不动笔划,而有的同学一边读一边把自己发现的答案划下来,动笔划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下面再给大家3分钟,希望大家用老师建议的方法找到答案。

〖反思〗1、发现问题后,及时评价反馈。但是应该把这两点(a默读b边读边划)板书下来。

        2、应该让读书快的同学汇报经验,老师直接提建议太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不符合所谓的生本思想。

师  现在我们一块来交流上述问题的答案。

生回答问题,教师强调用课文原句来回答问题。

〖教学意图〗摒弃猜想,强调课文答案,意在使其认真领悟原文主旨。回答时要注意前后文联系。

师 大家发现没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指原句)出现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生 结尾。

师 开头和结尾是我们读书时特别要注意的两个地方。我们写作时也要特别注意。

〖教学意图〗渗透首尾呼应、篇末点题意识。

 :回答了从课题中产生的问题,不代表已经把课文读懂,就像练武功,得不断地增强功力,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功力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以下问题,你能读出答案么?

【出示小黑板】

《花钟》花朵为什么会在不同时间开放?

《蜜蜂》我是如何得知蜜蜂会辨认方向的?

《玩出了名堂》列文虎克是如何玩的?

《找骆驼》商人应该感谢谁?老人见过骆驼么?

生自读课文。

〖反思〗1、如何引入这些问题并没有很好的预设,讲完后才知道此时应该是出示第三把金钥匙的时机。

        2、客观上此环节巩固了上一环节提到的读书方法。

师 读出答案之后,来看老师的第三把金钥匙。

【板书】   三、忆课文,谈问题

师 忆课文就是把课本合上,同学之间互相提几个问题,检测一下对课文的理解。也许你的所知正是他的所惑。有交流才有提高,有分享才有进步。

〖最后一句是整理实录时想到的,当时没有想到,因为那时快下课了,赶时间呐。〗

生交流。

合 师  老师选最后一个问题来和大家交流。

〖下课铃已响〗

师 老人没见过骆驼为什么能说出骆驼的特征呢?

生 因为老人善于观察。

师 意大利的植物学家因为善于观察制成了花钟,我因为善于观察证实了蜜蜂会辨认方向,列文虎克因为善于观察发明了显微镜,老人善于观察发现了骆驼的特征。所以我们本单元的课文主题就是------

【板书】观察

 

:师 作业有两项,可以任选其中一项完成:

1、根据《花钟》首尾两个自然段,画一幅花钟的画。

2、选择自己跟兴趣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

【反思】1、结尾的收束有些忙乱,不但要读出单元主题,更得总结本课的读书方法。

        2、环节明晰,成功读完四篇文章。此处的读只是略读,相当于初步感知了课文大意,优秀生应该可以掌握主要内容了。

        3、备课时的构思是围绕 课文写了什么 做文章,教学时把这个大问题具体化,使学生的读有了明确的指向------扣题问中的问题、自己读出的问题。

        4、给人的感觉偏重于练习,精读的成分很少。这是由本课的性质所决定的----单元导读。

        5、《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有剑宗气宗之分,单元整组教学模式我感觉就像剑宗,讲究的是技术,方法,高效。传统的教法更像气宗,讲究功底,讲究精细,强调循序渐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