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导读课案例
(2009-10-26 12:50:28)
标签:
杂谈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导读课教学案例
一、组织教学
师
指名读课题,教师板书。
二、学习课文
起: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这四篇课文,可能有的同学会说,一节课40分钟,四篇课文能学完么?为此,老师给大家带带来三把金钥匙,帮助大家完成任务。
〖反思〗此处的语言还需锤炼。
承:带着问题读书是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问题可以使我们的阅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用一个成语说,就是有的放矢。问题来自于何处呢?下面老师就给大家第一把金钥匙-------
【板书】
师:无论是我们课外阅读,还是学习课文,对于一篇文章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文章的题目,所以看到课题爱动脑筋勤于观察的同学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看到《花钟》,老师马上就想到了,花就是花朵,钟就是时钟,花钟是不是用花朵做成的时钟呢?
大家看,是不是根据课题提出问题了呢?下面是老师根据这几篇课文想到的问题:
【出示小黑板】
《花钟》花钟是用花朵制成的时钟么?
《蜜蜂》蜜蜂会采蜜,还会做什么?
《玩出了名堂》1、谁玩出了名堂?2、玩出了什么名堂?
《找骆驼》1、谁找骆驼?2、找到骆驼了么?
〖反思〗1、儿童化的的语言容易拉近师生距离,但是我到此为止语言尚不到位,给人的感觉是太正统。
转:提出了问题,当然要解决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呢?请看老师的第二把金钥匙。
【板书】
师:下面同学们带着小黑板上的问题来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但是必须得自己读,不能和其他同学讨论。
师巡回指导。
师
师
师
〖注意关联词的使用〗
师
〖反思〗1、发现问题后,及时评价反馈。但是应该把这两点(a默读b边读边划)板书下来。
师
生回答问题,教师强调用课文原句来回答问题。
〖教学意图〗摒弃猜想,强调课文答案,意在使其认真领悟原文主旨。回答时要注意前后文联系。
师
生
师
〖教学意图〗渗透首尾呼应、篇末点题意识。
承
【出示小黑板】
《花钟》花朵为什么会在不同时间开放?
《蜜蜂》我是如何得知蜜蜂会辨认方向的?
《玩出了名堂》列文虎克是如何玩的?
《找骆驼》商人应该感谢谁?老人见过骆驼么?
生自读课文。
〖反思〗1、如何引入这些问题并没有很好的预设,讲完后才知道此时应该是出示第三把金钥匙的时机。
师
【板书】
师
〖最后一句是整理实录时想到的,当时没有想到,因为那时快下课了,赶时间呐。〗
生交流。
合
〖下课铃已响〗
师
生
师
【板书】观察
延:师
1、根据《花钟》首尾两个自然段,画一幅花钟的画。
2、选择自己跟兴趣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
【反思】1、结尾的收束有些忙乱,不但要读出单元主题,更得总结本课的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