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已通过APP上预约了岳麓书院的门票,8点到景区入口,刷身份证进去。早上的游人稀少(不过很快就来了两个团队),初阳从房顶上透过树林斜照进来,在古建筑的墙上和地面上洒下金色的光斑,畅游其中,恬静怡然。有一点唐诗“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的韵味。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朱熹、张栻曾在此讲学,开创“朱张会讲”传统,奠定了湖湘文化根基。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多次修缮,现为湖南大学下属机构,兼具学术研究与旅游功能。 书院建筑群以中轴线对称布局,包括讲堂、御书楼、文庙等,融合儒家文化与园林艺术,古朴典雅。
南宋理学家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经常与书院山长张栻到岳麓山顶观日出。后人便把岳麓山称为“赫曦峰”,并在峰顶建“赫曦亭”以为纪念。清代书院山长罗典把亭移到现址,改名“赫曦台”。
大门,始建于宋代,旧称“中门”、“黉门”。现存大门是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清同治七年(1868)大修之后的遗构。大门采用南方将军门式结构。两旁置有双面浮雕的汉白玉抱鼓石,为宋明时期珍贵艺术品。大门的正上方,悬挂有宋真宗御赐“岳麓书院”匾额。此匾依据明嘉靖四年(1525)石牌楼匾额仿制。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二门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为五间单檐悬山,中三间开三门,左右各辟过道通南北二斋。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机炸毁,1984年重建。二门门额正上方悬有“名山坛席”匾,撰者无考。“名山”在这里指岳麓山,“坛席”即坛位。除地为坛,上设席位,以示生徒对老师的礼遇。原匾随二门一起被毁,现匾为1984年复制,集清代著名湘籍书法家何绍基字而成。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书院讲堂由潭州太守朱洞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初创。“讲于堂、习于斋”是岳麓书院讲学的基本规制。书院初创时即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具备了讲学的规模。她历经宋、元、明、清至今,几经风雨,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巡抚丁思孔重建,经同治七年(1868)大修后的遗构。为五间单檐歇山,前出轩廊七间,后连拜厅,总面积468平方米,屋高29.7米。因讲堂两壁嵌有朱熹手书的“忠孝廉节”四字,因此也称“忠孝廉节堂”。 

“道南正脉”匾为清乾隆八年(1743)御赐,旨在表彰岳麓书院传播理学的功绩,意为岳麓书院是“道学”(理学)南传的正宗。北宋时期,福建学者杨时到洛阳向程颢、程颐兄弟求学。学成南归之时,程颢目送他说:“吾道南矣”。此即“道南”的典故。理学南传之后,形成了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吕祖谦为代表的婺学、陆九渊为代表的江西学。“道南正脉”表明以岳麓书院和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在中国理学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

“忠、孝、廉、节”四字为朱熹手书。明代曾嵌于岳麓书院尊经阁。后毁。现存石碑为清道光七年(1827),山长欧阳厚均刊立于讲堂。讲堂因此也称“忠孝廉节”堂。上世纪30年代,胡庶华任湖南大学校长时,将“忠孝廉节”列为湖南大学校训。碑高248厘米,宽158厘米。

半学斋在书院进门右侧。"半学"取自《尚书》“惟教半学”,意为半教半学,教学相长。半学斋有联:“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

御书楼始建于宋咸平二年(999),原称书楼。后多次遭毁,地址也多次变迁,名称也相继改为藏经阁、尊经阁等。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建御书楼于今址。清末藏书14600多册。1938年被日机炸毁,楼内藏书大多被毁。今存建筑为1986年重修。
“御书楼”三字集朱熹字所成。
园林位于书院中轴线后部南侧,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当时,罗典任山长,辟书院周围空地,修池塘泽沼,筑亭台假山,引溪泉涧流,植名花树木,形成了最初的园林景观。罗典之后的历任山长,继续进行建设,但由于世事变迁,园林渐渐荒废。今存园林为1992年修复。 



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书院的文庙和专祠是书院四大规制之一,体现了书院祭祀功能。岳麓书院祭祀孔子始于书院初创时期,南宋时曾建礼殿,内塑先师十哲像,画七十二贤。明弘治十八年(1505),改礼殿为大成殿。明正德二年(1507)守道吴世忠仿郡县学宫之制,建文庙于院左,即今天所在位置。抗战期间,文庙被日机炸毁,只存石雕、石狮、石坊、照壁。书院文庙,是历代山长宣扬儒教的重要场所,起着崇尚圣人、推崇学统、劝诫规励、践履识礼的重要作用。








出岳麓书院后门,不远处就是爱晚亭。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初名“红叶亭”。后湖广总督毕沅据杜牧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更名为“爱晚亭”。
爱晚亭为重檐八柱结构,覆绿色琉璃瓦,飞檐翘角,亭内悬毛泽东题写的“爱晚亭”匾额及《沁园春·长沙》诗词横匾。亭前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出自程颂万之手。 
毛泽东青年时代常与友人聚于亭现时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醉翁亭、陶然亭、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游人多了,转了一圈,沿公路走下山,再打车回酒店。退房前往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