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14日
一觉醒来,看看表,已经是七点多钟。
昨天约好七点起床,七点半出发。
看看身边还在沉睡的同伴和窗外黑沉沉的夜色,又听见屋外隐隐约约的细雨声,我想还是继续睡吧!
但此时已无法入睡,只静静的在床上躺着,祈求雨过天晴。
不知过了多久,重庆女孩忽然从床上坐起,“哗啦”的一声撕开糊在破窗上的白纸,探头向外张望。也许是没有看见晴天的希望,倒头又睡了。
就这样我们睡到九点,重庆青年率先起床。
他出门看了一看,回来惊喜的说:“昨夜下了雪,我们昨天经过的山上已经积了雪!
我们陆续起来,也不知该到什么地方盥洗,仅火炉上的茶壶里还有些冷水,没有脸盆,就用茶壶倒水冲湿毛巾,草草的洗了脸,简单的刷了牙。
日韩留学生起来晚一些,壶里的水已不够用,最后用矿泉水刷牙。
日本女孩今天的精神很好,已从昨天的困顿中摆脱出来。正好相反,韩国青年却精神不振,不停的咳嗽和流鼻涕,感冒非常严重。
没有早餐,重庆的小两口吃他们带来的八宝粥。我见两位留学生没带吃的,并且还有一个病号,就拿出巧克力,递给他们一只,让他们暂时充饥,又到藏民那里买来一只大饼,让大家一起吃。韩国青年没有食欲,不想吃,在我们的再三劝说下,他才勉强吃了几口。
之后,我们叫醒睡在车里的藏族司机,整理好行装,准备出发。
日本女孩走过来,对我说:我还不知你姓什么呢?我告诉她我的姓名,并接过她递过来的笔记本,留下我的姓名和地址。
接着,其他的人也开始介绍自己的姓名和单位,并留下通信地址和电话。日本女孩叫酒井麻油子,韩国青年叫吕正民,他们都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留学生,重庆的小俩口叫蒲永红和陈昕,重庆渝州建筑大学设计院工作。
酒井麻油子向我咨询西藏的景点,我说已给吕正民详细介绍过了,他知道的。
接着她又邀请我一同去看珠峰,我告诉她我要去藏北看赛马,不能与他们同行,又指着陈昕说:他们要去,你们可以结伴。”
酒井麻油子望着陈昕说:“他们不愿跟我们在一起!”陈昕急忙否认,但似乎确实没有多少热情。
大约十点,我们乘车出发。
这时,天空依然是烟雨濛濛。汽车行驶在湖边草甸泥泞的布满坑洼的公路上,纳木错乡渐渐的离我们远去。
放眼四望,是无际的草原和草原上迷濛的细雨。
在我们前面不远,忽然出现一把红伞,红伞下是两位姑娘。她们在这烟雨迷濛的荒无人烟的草原上踯躅,是在细雨中做浪漫的散步,还是因找不着去纳木错的路而徘徊?总之,我有些激动,感觉是在欣赏一幅很美很浪漫迷人的图画。我们渐渐的离她们远去,大家猜测她们就是昨天准备同我一起搭车到纳木错的姑娘中的两位。
我们的汽车在湖边草甸简陋的公路上颠簸着前行,许多路段被溪水淹没,被淹没的路段有的长达十米,汽车从中经过,犹如一艘勇猛的战舰,破浪而行。
汽车跌跌撞撞的行驶了大约一个小时后,忽然停下。司机跳下车,跑到不远处的一小山丘上四处张望。我已被颠得晕头转向,不知他在做什么。
蒲永红神秘兮兮的轻声的对我们几个正疑惑不解的伙伴说:“我们迷路了!”
是的,我们迷路了,对辽阔的西藏来说,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片草甸,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可想藏北和阿里无人区的凶险。
司机或许判明了方向,上车后,驾车离开车辙印,横着一头驶进草地。
这时汽车颠簸得更加凶狠,不时将我们抛向车顶,然后又狠狠的摔下。我们紧紧的抓紧车顶的横梁,不敢松手,不敢说话,只用一双紧张的眼睛,你望着我,我看着你。
终于还是到了湖边,但却不是我们想到的扎西岛。下了车,在我们面前首先是一片沼泽,这片沼泽将湖水与我们隔开。这样遥望着纳木错,我有一种失望的感觉,无奈的照了两张照片,留一到此一游的凭证,也算了一个心愿。
回到车上,心中总不甘心。大家依然要求司机开车到扎西岛。但藏族司机很凶狠横蛮的说:我已经将你们带到了湖边,已经完事了!
这样一来,吓得大家都不敢再吭声。过了一会,我们发现司机并没有将车开回来路,而是仍在雨雾蒙蒙的湖边串来串去,寻找着到扎西岛的路。
在路边我们终于发现了一户人家。司机下车,在雨中与站在门边的藏族老人谈了几句,回来对我们说:“请他给我们带路到扎西岛!大约二、三十分钟之后,我们到了扎西岛。
一下车,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一直向前延伸的弯弯的湖岸,我能肯定它就是我在《大众摄影》杂志上看见的摄影家王建军的作品中的那一地方。虽然此时的湖水不是那么湛蓝,也没有深邃的天空和远处的雪山,没有我在照片上看见的纳木错的那种风采,但无论怎样,我是真正的到了纳木错。
纳木错是我这次西藏之行中最明确的目标,也是我西藏之行中最具有难度的旅程。虽然我这次纳木错之行还比较顺利,但我是以一种勇士出征前的豪情踏出第一步的,之前,对如何前往纳木错一切都是未知:搭乘旅游车、货车、骑马甚至徒步?是否夜宿牧民的藏蓬?很多种可能都想过,总之,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一定要到纳木错!虽然一切都很顺利,现在就站在了纳木错边,但如果没有面临困难的勇气,那么我还会站在这高高的圣湖旁吗?
扎西岛是一座有着特殊地质地貌的半岛,岛上的山岩巨石都显出一种古朴和神秘,特别是岛上浓厚的宗教色彩:牛角、刻着经文的石板、古塔、经幡和玛尼堆,这一切都会将你带进另一个世界。
岛上没有游人,风雨中,我们慢慢的行走。此岛是念经人常来修行的地方,我仔细寻找他们的足迹。在一陡峭的山岩下的石洞里,我终于发现了他们修行或曾经修行的地方。山洞被石墙分割成许多小天地,信徒们就曾在这里修行参禅。
P02

P03

P04
P05
站在湖边的玛尼堆旁,清澈的湖水翻卷着白色的浪花,拍打着湖岸。远离尘嚣的纳木错就这样轻轻的与客人絮语。望着水天相连处,我想要是蓝天白云下的纳木错该是多么的美丽!
P06

P07

P08
P09

P10

P11
P12
大约四点多钟,我们离开扎西岛,往当雄县返回。
汽车快要翻过念青唐古拉山时,在一阵冰雹之后,天空飘起了雪花。越向上行驶,雪也越大,渐渐的看见了山上的积雪。汽车在继续行驶,猛然间,发现我们已经置身于雪山的怀抱之中。对刚来自火炉山城的我来说,这夏天的雪确实让我兴奋了一阵。
P13
五点多钟,我们到了当雄。
除早上吃了一点干粮外,至今未吃任何东西,此时我们都感到饥肠辘辘。汽车停在一餐馆门前,我们进去。司机在临窗的一张桌前坐下,我们几位游客都围在中间的一张方桌周围,点好自己的菜,一起共进我们最后的晚餐。之后,我与他们挥手告别。
汽车远去,细雨中,背着行囊我走向公路对面的当雄兵站。
住的是一四人间,房间里除床外,仅有一张简单的书桌,没有电视,就连热水瓶也没有。
在楼层的四周看了看,也没发现什么地方有水。就这条件,收费还要三十一个晚上。
房间已有人住,有一旅行包放在床上。后来进来一个青年,原来我们已经见过面的,在餐馆吃饭时,他曾经来向我们打听过纳木错的情况。
他们是广州人,大约一行十人,是从成都经川藏公路进藏的。在成都他们包了一辆面包车,历时十天,到达了拉萨。因为都是摄影爱好者,虽然他们历经艰辛,但也饱览了美丽的高原风光。由于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爱好,在一些美妙绝伦的风光面前,他们常常不约而同的高呼:停车!
太阳快要落山了,这是摄影的最佳时间,青年的同伴在呼喊着他,抓起相机他奔了出去。
我望着太阳的余辉,困顿渐渐的袭上身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