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01▲
波密去林芝因修路,白天限行,放行时间只有中午1点至2点大约1个多小时,不敢怠慢,11.30就离开嘎朗村前往限行点排队等候。返回限行点,已有长长的车队在等候。离打听到的放行时间还有充裕,便拿出在重庆出发时就准备好的自热饭,在公路一侧的森林边找了一片草地,准备趁等待的时间将中午饭简单解决了。各自找地方坐下,熟练的操作完毕,看着饭盒里冒出的热气,等待着享用一餐别样的高原野餐。当时间差不多,正准备用餐的时候,排着的车队突然动了起来。如发令声响,大伙端着发烫的饭盒,狼狈的奔向自己的车辆。没开多远,又停下了,但我们已不敢再找地方坐下来用餐,有的蹲着公路边三五下填进肚里,有的干脆放弃。虽然最后放行时还不到1点,但时间完全够还我们从容的享受我们的盒饭。
2点多钟过通麦大桥,是新桥,2010年过的限速5公里的老桥已经停用。过通麦大桥后就是曾经的通麦天险,但现在打了隧道,修了新路,天险已变通途,只在几个隧道口的临江一侧留有几段废弃的老路,让后来者感受一下曾经的天险。

P02▲

P03▲
迫龙沟特大桥,通麦天险的最后障碍,2016年4月通车,至此天险彻底不再,天堑变通途。

P04▲
2点40过排龙村,不久见到一座巍峨耸立的雪山。雪山离我们如此之近,抬头仰视,撼心动魄。还希望与雪山的距离更近一些,用长焦镜头再拉,如同让自己与雪山更加贴近,感受它的壮美和山顶积雪厚实的厚实的质感。在这一线著名的雪山有:马干公太峰、白里峰、加拉白垒峰,它是其中之一吗?

P05▲

P06▲

P07▲

P08▲

P09▲

P10▲

P11▲
3.40到鲁朗,完全认不出它过去的模样。在鲁朗没有停留,虽然鲁朗本就是我们计划中的目标,但时间是在我们从林芝返回的时候。在鲁朗林海附近可以看“三峰一线”,一字排开的是南迦巴瓦峰、加拉白垒峰、白里峰。当几座雪峰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兴奋、激动又疑惑,南迦巴瓦是的那一座雪峰呢?我们最初认定是最右边的一座,但有带着游客的司机过来,手往左边一指,肯定的说:“这一座!”,在我们将信将疑的时候,又来了一位藏族司机,手往右边一指说:“我跑这条线二十年了,这一座!”。
P12▲
管它左边还是右边,难得一见,先用长焦拉近,拍下来,立此存照。

P13▲

P14▲

P15▲
其实南迦巴瓦峰我们很快就确认了,但其他两座雪峰,回家后查了一些资料,依然不能完全确认,只能求助博友们了。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为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因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上一次走318与之无缘相见,这一次终于如愿,且这次人品大爆发,不仅上色季拉山的过程从不同的位置欣赏到了南迦巴瓦峰的风采,而且在以后两天的旅程中也一直有南迦巴瓦的陪伴。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大约5点到色季拉山垭口,这是游客观赏南迦巴瓦峰的主要平台,大小车辆停满路边,游客不少,有的面对雪山静静的坐着,有的兴奋的拍照留念。有游客突然晕倒,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周边游客忙将其扶起,姑娘大哭,或许是高反太难受。姑娘身边没有同伴,问了车牌号,是一辆旅游大巴,找到其同车的游客,将其扶上了车。垭口的海拔4720米,见到南迦巴瓦峰不要因兴奋而忘了身在高原,动作要平缓。或许是垭口海拔高些的原因,我们在到垭口的路上能完整的看见的南迦巴瓦在这里却云遮雾罩,变为“羞女峰”。相信这样的天气能等来云开峰现,还能见到日照金山,但我们的目的地是直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能惜别,不过我们还会相见,在与南迦巴瓦峰更贴近的地方!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P3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