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1▲
闾门指里巷的大门,也称“里门”,“坊门”,“巷楼”。
古镇里的很多巷口都能见到闾门,
闾门之上题有如“说礼敦诗”、“古处同敦”、“兴仁讲让”、“景物和煦”等题词。大石巷、李家巷、尹家巷三巷是古镇的主巷,巷口都有里门。大石巷闾门上书“盛媺(音:美)幽光,是古镇闾门中比较特殊的一座,是闾门也是牌坊。

P02▲

P03▲

P04▲

P05▲

P06▲

P07▲

P08▲

P09▲

P10▲

P11▲
灯芯石路:路和桥随处可见,算不上特别。不过和顺村内村外的路有点特别,叫“灯芯石路”,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它是用腾冲特有的火山石铺成,而且路的中间专用平整的一至三行石条铺筑,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作“灯芯石”。灯芯石体现出了和顺人尊老爱幼的淳朴民风。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虽然有资料介绍和顺古镇的民居建筑除少数需要凭票参观外,其余均可自由参观,但大多关门闭户,节庆期间敞开大门的不多,只能站在里巷里从民居建筑的高墙和飞檐翼角、雕梁画栋的门头一窥其建筑的精美。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有几家敞开大门的,进去发现已改为商业用途。

P28▲

P29▲

P30▲

P31▲

P32▲
和顺的宗祠文化,是和顺独特的景观。和顺有寸、刘、李、尹、贾、张、钏、杨姓的八大祠堂,其建筑形式及风格各不相同,其中寸姓祠堂最特别,其三开间大门建成中西合璧的造型。各姓宗祠不仅是“尊祖、敬宗、睦族”和祭祀的场所,历史上又是学校所在地,为和顺历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大批人才的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
P33▲

P34▲

P35▲
翡翠大王寸尊福故居便位于古镇上,故居是当时著名商号“福盛隆”所在地。寸尊福对翡翠有过人眼力,民国时期,他在曼德勒(瓦城)创办商号“福盛隆”,以玉石业为主,集开采、加工、销售为一体,兼营其他。因寸尊福姓寸,世人将寸尊福缔造之玉便称为寸家玉。

P36▲

P37▲
月台:是形似月牙的建筑,是和顺建筑的特色,每一个巷口,或是公共建筑,或是大户人家门口必有一个月台,有的还有照壁以“遮蔽风水”,乡亲们在上面植树、置凳使月台作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场所。

P38▲

P39▲
滇缅抗战博物馆:
博物馆2005年7月7日开馆,原中国国民党党主席为博物馆题词,央视《面对面》栏目破例在这里制造了三期节目。接待了五十余位当年参加过滇缅抗战的美国老兵。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6000多件文物、1000幅老照片,不乏珍品、绝品。其中39件曾作为中美友谊的见证随江泽民访美。博物馆分5个部分:山河破碎、悲壮远征、沦陷岁月、剑扫烽烟、日月重光。通过大量老照片、纪录片、史实资料、油画、连环画等,和馆藏文物一起,真实再现了那段历史。

P40▲

P41▲

P42▲

P43▲
文昌宫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和顺文化的摇篮,曾是1940年由华侨捐资创办的益群中学旧址。由大殿、后殿、魁星阁、朱衣阁、过厅、两厢、大门及最前面的大月台组成,左右楼阁下镶嵌的《和顺两朝科甲题名碑》记录了和顺历史上出了8个举人,403个秀才。殿阁雄伟、雕梁画栋、石栏回环,气势轩昂。现被辟为腾冲神马艺术馆、魅力名镇展厅。文昌宫供奉的是文昌帝君,民间又称为文曲星,文昌宫与隔壁一墙之隔的图书馆可谓珠联璧合。

P44▲

P45▲

P46▲

P47▲

P48▲

P49▲
(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