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01▲
棒托寺,位于壤塘县茸木达乡壤塘至阿坝县的公路傍,则曲河畔,距离县城44公里,棒托寺内珍藏有明清时期镌刻的大藏经《甘珠尔》和《单珠尔》,石刻历时9年,石片的正反两面刻有经文及佛像,共计约50万片,周围有元明清等各时期的佛塔32座,棒托寺因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积淀,声名远播,为藏区三大塔群之一。
棒托寺原本就是前一天就计划好的壤塘县北一日游的几个景点之一,但一点小小意外,差点让我们不得不放弃,或需第二天才能游这一景点。
早晨从壤塘县城出发时,一时大意,没给汽车加油。当游完海子山回走时,看仪表盘上显示还能跑的里程是100公里,心中不安起来。海子山到壤塘县城是80公里,这点油在高原的山路上行驶,能不能开回县城都是问题,游棒托寺就更不可能了。
印象中在我们来的路上,中壤塘与壤塘之间有一个加油站,但不知是否能加上油。
加油站在一个路口,当其出现在眼前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到了加油站,发现不仅进加油站的路被几块大石块拦住,而且加油机也被隔热布罩得严严实实,刚放下的心很快又提了起来,难道加油站没有使用?
好在加油站有人。同伴下车走进加油站,与里面的藏民交谈之后,藏民搬开了石头,我们开车进去。也许是因为高原强烈的阳光,以及加油站安全措施不够的因素,该加油站白天不准加油。见我们是游客,加油站员工网开一面,取了隔热布,违规给我们加了油。
汽车有了油,心里踏实了。正好路口一个方向是回县城,另一个方向去棒托寺,自然选择去棒托寺。
4.30我们到达位于公路边的棒托寺,棒托寺正大兴土木。寺庙进不去,仅在塔群的外围转了一下。

P02▲
棒托寺藏语意为“草坝上的寺庙”,顾名思义寺庙周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古刹经幡猎猎,香客络绎不绝。

P03▲
寺庙背靠瞻巴拉山,面对象山和大渡河支流则曲河。眺望象山伸出长鼻畅饮则曲渡河水,把河流弯曲成“U”字形,妙不可言。
P04▲

P05▲
据史料记载,石刻大藏经从明正统年始由60余名石匠辛勤镌刻达9年而成,大藏经高9.7米、长46米、宽13米,占地598平方米,是国内外稀有的石刻佛堂和藏学经典,也是最完整的一部石刻大藏经,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研究价值。

P06▲

P07▲

P08▲
石刻大藏经周围以500年历史的降魔塔为中心,点缀着“万佛塔”、“尊胜塔”、“菩提塔”、“胜乐塔”、“多闻塔”、“仙人塔”、“长寿塔”、“时轮塔”、“伏魔塔”等堆积如山的经片周围有元明清等朝代佛塔39座。有的塔高达42米,有的则只有6米高,高低大小形状各异的塔错落其间。塔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音等几千尊菩萨,绘有几万幅各种佛像画,尊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P09▲

P10▲

P11▲
石刻大藏经在经历了数百年风雨后,除了出现严重的风化现象,还有一些石片边缘已经模糊,所刻经文有些看不清楚外,还有部分石片出现脱落和残缺不全的破坏情况。

P12▲
2012年国家文物局投资投资98.209万元,开始对棒托寺大小群塔(不含18号吉祥多门塔)、石经堆及道路、排水进行保护、维修、加固。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