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齐爱云《打神告庙》有感

(2008-11-17 21:15:49)
标签:

感悟

秦腔

生活

文化

研习社

观后感

剧评

分类: 秦腔闲话

第一次见到齐爱云是在2004年四大名旦折桂元宵的晚会现场,看《打神告庙》是在当年秦腔四大名旦巡演西北五省后晋京汇报演出时,我从彩排到正式演出连看了三场,一直想写点感受,却一直搁笔未动。

今年七月份在民族文化宫看了齐爱云随中国梅花奖艺术团的演出,节目还是《打神告庙》,我又想动笔写点什么,却因为各种原因,再次搁浅。直到上周五( 1117日)晚在民族文化宫同一个舞台上看了晋剧名旦、中国京剧第四届研究生班学生苗洁的汇报演出的《打神告庙》后,我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在比较之下的对于这段戏的所有感觉在积压了许久以后都涌现了出来。

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秦腔和晋剧都属于这个范畴,都是利用固定的戏曲程式,结合剧种本身的音乐来体现人物性格,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性。所以两个相同的剧种都运用虚拟的程式来演同一折戏,对从小听着晋剧长大,而又酷爱秦腔的我来说,还是相信自己内心的判断的,齐爱云演的敫桂英更符合人物本身。

齐爱云是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以表演见长。她科班出身,师从著名表演艺术家“火中凤凰”马蓝鱼老师,基本功非常扎实,用戏曲行话就是身上特别好,并且善于用大量复杂而又富于美感的戏曲程式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主角的舞台形象,表演虚实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打神告庙》是一折秦腔传统名剧,是《义责王魁》中最富表演性的一折戏,也可以算是整折戏中高潮部分,当然也就是演员最吃功夫的戏。这折戏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是独角戏,类似于周仁《悔路》,在偌大的舞台上再无配演,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唱念做打来推动戏曲冲突的不断向前发展。如果不能通过表演抓住观众,这场精彩的戏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可,道理是浅显的,越容易出彩的戏是越难演的。

齐爱云选择这折戏是适合自己表演的,而这折戏本身也适合齐爱云这样有功力的演员去表现。

在敫桂英出场时的齐用圆场奔跑,体现出了敫桂英得知王魁负义后无处伸冤的那种悲苦心境,她只好奔向当日委托终身、起盟明誓之时的海神庙,在宏大的秦腔苦音音乐中,那种急切的奔波在开场就将观众牢牢的抓住。

这段戏的唱腔应该说只是作为点缀用的,在剧中也起着交待故事情由和缓和剧情的作用,如果观众一直绷在紧张的情绪中,也容易引起审美的疲劳,我个人觉得唱腔只是用来调节的。从整折戏的戏曲冲突来看,如果在后场再用大段唱的话显然是一种累赘了,会出现人物感情塑造时的断档,所以齐在后来的表演中大都是靠着大量饱含感情的道白推动的。

我欲将心托明月,明月何曾照沟壑?敫桂英的内心凄冷与愤慨是多么的强烈!齐在剧中体现人物时的几次海神爷呀、判官爷呀的呼号,由弱到强、由慢到快,更是一声比一声激烈,一声比一声更让观众揪心,几次表现的是感情的递进,在艺术上的渲染效果非常独特。这与整个戏的内在逻辑结构是相吻合的,敫桂英在哀求神灵时,先选择了海神爷,但是海神的不管不顾,让她失望;于是,她选择了比海神神位略低的判官,但是判官同样的不闻不问,她再次失望;她转向了神位更低的小鬼,但是一个小小的小鬼都对她不理不睬,至此,敫的内心所有希望都已经幻灭了,她走向了绝望。

齐在喊海神爷呀时,身体配合着水袖的向上双抛,双腿并跪向上跳起,然后双膝着地,水袖飘落,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那一跪重重的跪在了观众的心上,带给观众的是震彻心扉的痛,这样的哭诉本身就是力量的体现。

如果说技巧是演员征服观众的外在因素,那么演员利用对人物的刻画推动剧情的发展赢得观众才是内在因素,技巧只是技术,而表演才是艺术。演员在舞台上是主动的,他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表现的形式,齐选择了水袖。

水袖是剧中是特殊的道具,而不仅仅是服装本身。对水袖的运用得当,则让人物的形象丰满,但如果运用功力不到的话,水袖可能成为桎梏演员发挥的障碍。齐用了质地较好的七尺绢,无论是水袖的拖动时的飘逸洒脱,还是抛出收回时的干净利落,都很好的展现了齐淋漓尽致的水袖功。水袖的技巧在戏中占的戏分比较大,但是看完整场演出,感觉水袖是为剧情服务的,是为了刻画人物,而不是为了突显演员,没有水袖人物的形象就要单薄许多。

齐在剧中的水袖应用可谓是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与剧情融合到一起了,我们不再觉得水袖是繁杂的,水袖不是齐爱云为了展示自己,而确实敫桂英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借助水袖。齐的单抛、双抛、旋子、抖袖、翻袖、绞袖等都非常的利落,整个水袖伸缩自如,无论是力量、尺寸、舒展程度都体现出了她在舞台上控制剧情的发展的深厚功力。

在舞台上,一切的声腔和程式都是为了舞台人物形象服务的。齐对剧中人物敫桂英的理解和定位也相当准确,她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非常深刻、感情非常细腻、刻画非常到位。

敫桂英身入烟花,并非自愿,而是生活所迫,本身她就是社会的牺牲品,义救王魁,相托终身,却被王魁负义抛弃,如果身入烟花是典型天灾的话,那么王魁负义就是纯粹的人祸。同为生活所迫沦为妓女,她远没有苏三幸运;同为被高中的丈夫所弃,她比秦香莲更惨。一个弱女子,数次被生活戏剧性的抛弃和作弄,孱弱的肩膀如何能承担如此多玩偶般的凌辱与践踏呢?

所以,齐在演出中将敫桂英内心里的悲苦、激愤、无奈和抗争都充分的体现出来的时候,也真正意义上把观众感动了,她演出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整个演出的过程她仿佛在剥去人性中的一件件假恶丑的外衣,让绯红的血色暴露在耀眼的阳光下,体现出她身上的真善美。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敫桂英的故事是一个悲剧,当齐爱云在供桌上高位抢背落下的时候,我在刹那间感觉热泪盈眶,感动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此的悲剧性的毁灭淹没在潮水般的掌声中。

在舞台上,能够把乐队和其他舞台因素调动起来为自己服务的是演员,而把观众调动起来融入到剧情中,形成以演员为中心的合力场的,才是名家。事实上,齐爱云做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