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阿城《树王》的病句动手术
(2014-02-23 11:04:47)
标签:
润润半边箱子目的地东西 |
分类: 大唐转贴 |
近读阿城的《树王》,发现一些句子亦可动手术,例如:
运知青的拖拉机进了山沟,终于在一小片平地中停下来。知青们正赞叹着一路野景,这时知道是目的地,都十分兴奋,纷纷跳下车来。
【改后句】知青们赞叹着一路野景,这时知道是目的地,都十分兴奋,纷纷跳下车来。
悠哉按:“正……着”,可删去前一字,这符合阿城的用词精炼原则。
我见与他握过手的人脸上都有些异样,心里正不明白,就轮到我了。我一边伸出手去,说着“你好”,一边看这个矮汉子。不料手好似被门缝狠狠挤了一下,正要失声,矮汉子已去和另外的人握手了。
【改后句】不料手好似被门缝狠狠挤了一下,正要失声,矮汉子已去握下一只手了。
悠哉按:“和另外的人握手”,表述既啰嗦,又指代欠明。窃以为,既然是写肖疙瘩顺次与知青们握手,将“我”之后的称作“下一个”,就很好了。此处悠哉改为“握下一只手”,也是可考虑的方案。
知青中,李立是好读书的人。行李中便有一只大木箱,里面都是他的书。这只木箱,要四个人才移得动。大家因都是上过学的,所以便对这只木箱有敬意,极小心地抬,嘴里互相嘱咐着:“小心!小心!”
【改第四句】因都是上过学的,大家便对这只木箱有敬意,极小心地抬,嘴里互相嘱咐着:“小心!小心!”
悠哉按:“大家因……所以”,表述啰里八嗦,且中学生造句一般缺乏灵动气息。
大家正说不出话,肖疙瘩已走回车厢边,拍一拍车板,望着歇手的知青们,略略有些疑惑。知青们回过神,慌忙推一排行李到车厢边。肖疙瘩一手扯一件,板着胸,脚连着提走。在省城往汽车上和在总场往拖拉机上倒换行李时,大家都累得不行,半天才完。在队上却不知不觉,一会儿就完了。
【改第三句】肖疙瘩一手拽一件,板着胸,脚连着提走。
【改第五句】在队上却毫无累觉,一会儿就完了。
悠哉按:一、动词“扯”与“拽”,含义微有区别,建议改之。二、“累得不行”与“不知不觉”彼此承接,句意颇不顺畅,建议改为“毫无累觉”,上下文允承畅气。
大家卸完行李,进到草房里,房中一长条竹床,用十多丈长的大竹破开铺好,床头有一排竹笆,隔壁又是一间,分给女知青住。床原来是通过去的,合起来可各睡二十多人。大家惊叹竹子之大,纷纷占了位置,铺上褥子,又各自将自己的箱子摆好。
【改第三句】大家惊叹竹子之大,纷纷占了位置,铺上褥子,又将各自的箱子摆好。
悠哉按:“又各自将自己的”表述冗赘,可从前省略主语。
箱盖掀开,昏暗中书籍漫出沿口,大家纷纷拿了对着亮看。
【改】箱盖掀开,昏暗中书籍逸出沿口,大家纷纷拿了对着亮看。
悠哉按:“漫”宜用于液体,建议改成“逸”字。
正闹着,饭来了,提在房前场上。月亮已从山上升出,淡着半边,照在场上,很亮。
【改后句】正闹着,饭来了,提在房前场上。月亮从山上升出,淡着半边,照在场上,很亮。
悠哉按:“已”字去掉为好。参见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句,倘若添加“已”字,写成“月已出于东山之上”,那就贻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