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蒙剪影——待定稿

(2012-08-07 14:55:05)
标签:

响沙湾

成吉思汗陵

乌兰木伦镇

锡林郭勒草原

达拉特旗

杂谈

分类: 大唐游记

内蒙剪影

小唐她爹/文图

 

    2003年夏天,在山西大同招生,有同事叫俺去呼和浩特,当时忙于制造小唐,就没有去成。这一拖就是9年。今年正月十五,经过大柳塔二号桥,手机提示您已进入内蒙古境地,然而车到乌兰木伦镇,是为了拐头回陕,不得不再一次留下遗憾。

    近日终于得到一个机会,去离我们最近的达拉特旗看草原。结果到了网上提示的地方,草原变成了煤厂。本想越过包头,去更远的地方,有电话打过来说事,我们就往回拐,先上响沙湾。逛完响沙湾,晚上住在东胜。第二天早上起来,在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广场,拍了不少雕塑,算是一个意外收获。第二个意外收获,是在回来的路上,进入一座寺庙,初步感受了内蒙古的藏传佛教。

    回来的路上,本来可以去成吉思汗陵拜谒,西安一位文友不久后可能过来,就留下这个景点。算上晚上睡觉时间,这次单程不到200公里、为期22小时的旅行,显得有点过于匆忙了。所得关于内蒙的印象,有点浮光掠影,所以就叫“剪影”。下次要去内蒙,一定攒足时间,越过呼和浩特市,去单程500公里以外的锡林郭勒大草原。

第一站,响沙湾

内蒙剪影——待定稿
一对情侣

内蒙剪影——待定稿
沙漠驼队

内蒙剪影——待定稿
“贝雷帽”与“骑士帽”

内蒙剪影——待定稿
飞——来自河南的一对小情侣,小女孩说话特别利落

内蒙剪影——待定稿
远山、近旅,汗王的军镇已沉陷大漠,但他本人仍稳操胜券,神情自若

内蒙剪影——待定稿
沙漠摩托车手,标准的内蒙小伙

内蒙剪影——待定稿
光脚丫的溜狗人,与他交谈,好不惬意

内蒙剪影——待定稿
沙漠飞驼,首次见到
内蒙剪影——待定稿
燃烧的晚霞

内蒙剪影——待定稿
运煤的火车,正在穿越包茂(内蒙包头至广东茂名)高速

内蒙剪影——待定稿
大漠归驼,主体要是再高大些,一定不错

内蒙剪影——待定稿
长河落日圆(只是不见河,也未见孤烟)

第二站,东胜区

内蒙剪影——待定稿
东胜区政府对门的青铜文化广场。查地图看鄂尔多斯市政府位于被人叫做“鬼城”的康巴什新区,朋友说东胜就是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就是东胜,留下一个小小疑问。下次一定找着鄂尔多斯羊毛衫,捎上几件正品回去

内蒙剪影——待定稿
牧民的新生活,此图缺点是左上角人物头顶削去了一小块,拍得太急

内蒙剪影——待定稿
不懂之一
内蒙剪影——待定稿
不懂之二
内蒙剪影——待定稿
纯洁的“三鹿”
内蒙剪影——待定稿
架鹰骑士
内蒙剪影——待定稿
倾斜的奶瓢。周边杂物太多,很难构图。但愿真正的盛世早日到来,能天降生活的甘露,源源不断地倾洒向大地,让蒙汉人民生活幸福,爱情甜蜜
内蒙剪影——待定稿

不懂之三,虽然不懂,但知其至味
内蒙剪影——待定稿
豪猪母子

第三站,无名寺院

内蒙剪影——待定稿
???待查
内蒙剪影——待定稿
庙宇之一,下图面目狰狞的佛像,就在这里面
内蒙剪影——待定稿

庙宇二,下图叠屋满架的铜佛,就在这里面
内蒙剪影——待定稿
蒙古包内的成吉思汗像,1162—1127。谁的人生也难敌一个括号,内划一杠(?——?)
内蒙剪影——待定稿
   投资6000万以上的寺庙主人。他的收益,大概主要在寺院周围的几个蒙古包吧,有似于关中道上的“农家乐”;另一个收益,是不是一些庆神活动呢?老人自称85岁,离老远叫我们进去共餐,一边热情倒酒,一边推荐我们拍他的蒙古包内的青铜佛镇。并给我们介绍老伴,拍着胸脯说他身体很好,天天晚上还能“红火”“三个半”。此庙建于一片沙地,不见喇嘛,也无围墙。不像汉人寺庙,不管是属于人民的名山大川,还是属于宗教协会的小小庙宇,哪里都圈起来收受钱财。
内蒙剪影——待定稿
门饰,不懂之一
内蒙剪影——待定稿
二位神仙,不懂之二
内蒙剪影——待定稿 门、金门、禁门?不懂之三
内蒙剪影——待定稿
喇叭?待查
内蒙剪影——待定稿

蒙古人的“万佛洞”?不懂之四
内蒙剪影——待定稿
不懂之五,最远最深处为描述汗王征战故事的壁画
内蒙剪影——待定稿  蒙古包状的庙宇的穹顶
内蒙剪影——待定稿 二位天将,坐骑分别为龙与豹、狮? 不懂之六
内蒙剪影——待定稿  三尊者,仰天长啸者,在呼喊什么呢?不懂之七
内蒙剪影——待定稿  二神仙,不懂之八。上述不懂,应当出于藏传佛教的一些典故,但若深究,需下深功夫
内蒙剪影——待定稿
标签为蒙文,或者藏文,所以不知尊者何神
内蒙剪影——待定稿
  莲花、云纹,檐廊、瑞兽,门和窗子,厚厚的窗帘,守庙人的宿舍。

多像一个和平的“和”字、和谐的“和”字。 

    穿过这道生活之门,从沙漠到雕塑到佛像,旅人慢慢回到人间。

    我们的坐骑,是车牌号为100号的北京现代。感谢远胜蒙古铁骑速度的“现代”,感谢一路奔袭的司机。虽然花的自己的钱,但最需要感谢的,还是提供我们吃喝住用和美好景观的蒙古人民。

                      2012年8月,红柳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