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广泛性焦虑障碍药物特点
(2008-12-29 20:07:07)
标签:
保健健康广泛性焦虑障碍丁环螺酮坦度螺酮 |
分类: 焦虑障碍 |
1、苯二氮卓类药物。此类药物能显著缓解患者恐惧、紧张、忧虑、不安、激动和烦躁等焦虑症状,起效迅速,治疗成本低,患者易于接受。但此类药物具有成瘾性,有些药可能恶化焦虑患者的抑郁症状,出现精神运动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易引起反跳和戒断症状(失眠、焦虑、激动、震颤等),并且有滥用的可能,不适于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中枢性骨骼肌松弛作用。这类药物临床常用的有氯氮卓、地西泮、奥沙西泮、氟西泮、氯卓酸、劳拉西泮、阿普唑仑、三唑仑等。
2、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剂
(1)丁螺环酮
丁环螺酮是第一个非镇静、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对于苯二氮卓类药物滥用具有高风险的广泛焦虑症患者,可能是很好的首选的药物。丁环螺酮被认为是作为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而发挥其抗焦虑作用,对苯二氮卓类受体没有作用,故没有苯二氮卓类药物的镇静、肌松、抗痉挛作用。丁环螺酮没有药物依赖,不会造成药物滥用。丁环螺酮在服药1-2周后,开始表现出作用,4-6周后才能达到最大效应。该药长期服用存在椎体外系的反应的危险性。
(2)坦度螺酮
坦度螺酮是近几年新开发的氮哌酮衍生物的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坦度螺酮是一个比较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焦虑药物,是丁环螺酮的升级产品,具有平衡5-HT(五羟色胺)能神经的兴奋性的作用机理,不具备BZD药物的缺点,因此不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使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不需要特殊处理,两三天后就能消失,适合于长期服用。
3、新型抗抑郁药。
常用的抗焦虑药还有SSRI类(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主要有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这类药物主要偏重抗抑郁,在焦虑抑郁共病时疗效较好,但是这类药物对焦虑的起效较慢,且在用药初期会加重焦虑症状,增加患者自杀的几率,存在胃肠道不适以及性功能减退,剂量过大可能造成5-HT综合征(恶心、呕吐、心动过速);撤药可能出现明显的停药症状。
(2) 5-HT-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剂
文拉法辛,在抑郁焦虑共病时使用较好,安全性和副作用与5-HT再吸收抑制剂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