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马上就要上映了,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与紧张,导演告诉我们,5号那天会带着我们演员一起在影院集体观看《梅兰芳》,我一边焦急等待着5号快点到来,一边和很多朋友一样,每天在网上搜寻着关于梅兰芳的所有信息。
网上对我的夸奖很多,也在频繁把我这个“青年梅兰芳”和“中年梅兰芳”黎明进行比较,最近一些媒体采访我的时候,也经常会拿我和黎明进行比较。
第一次见到黎明,是2007年的7月14号,电影《梅兰芳》的开机新闻发布会。黎明作为天王巨星,他的名字我听说过很多次,但对于我这个80后的人来说,周杰伦、陶喆似乎离我们更近一些。但他的大名响当当,所以我心里暗自在想:“这人为人一定很傲气!”没想到他却主动给我打了个招呼,向我投来了很温和的一笑,让我在诧异的同时感到了一丝温暖。而后,《梅兰芳》在酷暑中展开了紧张的拍摄,我和黎明碰面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人以为我们这样会混的很熟,但是实际上,我和黎明除了见面彼此点点头、打个招呼外,在拍摄期间并没有太多的聊天与交流。一个原因是因为黎明是天王巨星,而我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交集很少。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导演给我的压力。陈凯歌导演经常提醒我:“少群,你一定要努力,绝不能松劲,你不光是要和自己较劲,你还要和黎明较劲,因为你们扮演的是一个角色,谁也不能差。”这句话给了我不小的压力,让我时时提醒自己要努力。拍戏期间,我和黎明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我被选中扮演青年梅兰芳后,越剧界有一位很著名的演员这样说:“余少群的梅兰芳不能算什么,演得再好也不过是黎明的替身而已。”这句话刺痛了生性好强的我,我有着一个演员丰富而敏感的内心、我非常相信自己的表演实力和戏曲功底,我不愿意做任何人的替身,但摆在我面前的现实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腕和一些人无聊的猜疑。我不停的给自己信心、不停在台下做功课,同时也在无意识间和黎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说不清这是为什么,或许是自尊和自卑混杂在一起后的一种体现吧。
虽说我和黎明没有交集,但由于扮演的都是梅兰芳,所以我们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给我们辅导身段的都是著名的京剧教育家李玉芙老师,一天,我在拍摄《黛玉葬花》这场戏,黎明在定妆,李玉芙老师给黎明定完妆后,提议让我和黎明拍了一张合影,这是拍片期间我和黎明走得最近的一次,我从来没有和明星拍照的习惯,这是我第一次和大腕拍照,而且我们都扮上了戏装,照片拍的很好,也很有意义,可惜照片在剧组里,我到现在也没有拿到,很遗憾。
拍摄杀青后,我再见到黎明就是前些天录制《鲁豫有约》的时候,走进化妆间,大家都在,黎明坐在进门的地方,一看见我,他马上起身,很热的拍着我的肩膀和我聊天,一如一个久未见面的好友和大哥,我当时就感到很亲切。节目在录制期间,黎明反复提我的名字,说我们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还夸我的表现很棒,在录制这档节目之前,就陆陆续续有人告诉过我,黎明在很多场合都夸我在《梅兰芳》这部电影中的表演很出色。此时此刻,我们同在一个棚里录节目,听着他娓娓道来那些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画面和故事,我觉得好亲切,也确确实实的感到了黎明作为一个大哥的独特魅力。
电影马上就要公映了,我现在每天都在接受着关于梅兰芳的各种采访,由于已经有一部分业内人士看过了这部电影,对两个梅兰芳的评价和对比自然很多。虽说扮演同一角色,但我们承担的是不同的年龄段,我和黎明的优势各有不同,导演对我们的定位也各有侧重,我是戏曲文武小生出身,基本功还不错,又在汉剧和越剧的舞台上有着十年摸爬滚打的经历,对戏曲艺术我非常熟悉;黎明拍摄了很多影视剧,对影视表演可以说驾轻就熟;我们都对梅兰芳这个角色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和全部的情感,我们都爱这部电影,我们都把对大师的敬仰溶在了自己的表演中,对于梅兰芳,我和黎明的内心是相通的。作为一个大哥,黎明也把自己谦谦君子的形象烙印在了我的心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