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0-01-21 10:00:00)
标签:
教育作文高段民进中央贾志敏阿拉伯杂谈 |
分类: 学习心得 |
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叶老这样教子写作文呢,实在是值得称颂、借鉴的好经验、好办法。体现他多年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
给我的启发:作文教学应该寓教于乐,寓作文修改于一问一答中,这就是作文,更是语文,体现的是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思想。
我个人认为:作文教学应该遵循规律,从听、读入手,说、写结合。这里揭示的一个道理,那就是学生的作文必须先吸收,后输出。没有充足的吸收作为基础,是不可能有优质的语言文字的输出。
一、以听为导,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也不例外。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听。让学生听他们喜欢听的童话故事。
也许很多老师都会说,我们平时就是这样做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让学生听也有技巧。而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欲望的是采取悬念式的讲故事。就是我们老师讲故事的时候在精彩处卖关子,然后推荐书籍,让学生自觉地钻进阅读的大门。
二、以读为主,积累素材。
有句话这样形容:阅读时作文的父亲。我觉得一点不为过。确实,阅读是积累,是体验,也是亲近作者的唯一途径。我们老师应该记住的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果说在课堂指导学生阅读,好比在游泳池里教学生游泳的话,那么,让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就好比带领学生在江河湖海里搏击风浪。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阿拉伯商人牵着一头骆驼,行进在沙漠里。
走着走着,突然在他耳边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多捡几块石头吧,到了明天早上你看到石头时,一定既高兴又后悔的。”那个阿拉伯商人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东西,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照着声音的要求弯下腰捡了几块石头,放进了裤兜。
到了第二天的早上阿拉伯商人起床时想起了昨天奇怪的事情,于是从裤兜里掏出了石头,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哪是普通的石头啊,这分明是价值立案城的宝石啊。这一下他真的是既高兴又后悔了。高兴的是他一下子成了百万富翁了,后悔的是为什么昨天不多捡几块石头呢?
其实阿拉伯商人在沙漠里捡石头获得财富和我们在少年时多读几本书获得知识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以说为媒,搭桥过河。
如果能把学生的说这个环节做好,就容易使学生从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也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在学生写作之前能够提供比较好的说话训练,就可以为后面的写打下基础。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机会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
四、以写为本,提高水平。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素材,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因此上面的“读”才有用武之地。“学以致用”,任何的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运用。只有能运用的知识才是真正学会的知识。所以,应想尽办法发挥学生的写作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