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察心理与情绪控制

(2008-11-17 14:26:27)
标签:

心理

杂谈

http://pic.nipic.com/2008-03-18/2008318104636991_2.jpg

    心理学研究表明,警察在工作的头三年内所耳闻目睹的社会阴暗面,便已超过普通人一生所见所闻。仅从心理意义上来讲,警察无疑也是一群弱者。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有的警察甚至会因工作任务艰巨担心自己不能按时完成而产生自杀的念头;有的警察因不能及时缓解自己的心理危机而采取过激行为,并进而导致“激情犯罪”。如果警察的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就会对社会和民众利益造成一定的威胁。

    研究表明,在所有应急性的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的指数应该说是无可争议的高居首位。那么,警察有了心理压力怎么办呢?如何进行心理的疏导和排解呢?
    近年来,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对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重视起来。所以,目前做警察心理研究工作的人也逐渐增多,这些心理工作者的工作,就是为了让警察的身躯不再承受心灵之痛、家庭之痛。

    针对不断加大的警察心理压力问题,广东公安厅已率先作出了重要规定:首先,凡完成重大任务或活动、处于特殊状态下的民警,如在执法中受到重大刺激(如开枪击伤击毙人犯),以及发生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变故后,必须接受心理咨询。其次,在公安机关招收警员、公安院校招生中逐步引入心理素质测试内容,以防止心理素质不适应的人员进入公安队伍。另外,在新警员培训以及从警职业生涯阶段性定期培训中,要对民警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在新警员培训期、各种业务培训期或警衔晋升培训期对民警进行心理测试。

    看到了这样的规定,不但百姓不禁要击掌叫好,作为警察的你们,也同样会击掌叫好的。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所承受的常人无法理解和体会的压力一直被社会有意无意地忽略着。你们代表着正义,维护着法律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你们也是普通人。在你们脱下警服走进凡人的世界的时候,却往往无法同时卸下那沉重的心理负担。早在前两年,四川省成都市所作的一次测验,就已经表明:警察的心理非常压抑。

  犯罪分子千变万化的犯罪手段,使警察们的神经始终处于亢奋的状态,精力持续高度集中,这使得警察(你们)常常出现提前衰老的迹象。

    而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时时紧绷的神经,在休息时却仍然无法恢复正常,因为击毙、击伤犯人以及自身在与犯人的搏斗中经历的生死一线,都会像梦魇一样跟随你们许久。有经验的或者受过心理学培训的警察可能会比较快地从这种持续的紧张中摆脱出来,正确处理好自己的工作与家庭生活。但是绝大部分的警察,特别是刚进入这个行业不太久的年轻警察们,他们一时无法适应这种心理上的折磨,所以才会出现警察饮弹自尽,情绪失控开枪杀人这样耸人听闻的血案。

    让警察们真正回到现实生活当中,让他们能够摆脱心理压力自由生活,让他们也能够在工作与生活当中自由穿梭,这是像公安厅这样的管理机构应该做的,同时也是心理咨询从业者们应该重视的,也是我们这些终日受着警察们保护的人们应该关注和关怀的。广州公安厅终于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为它叫好。

据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公安、司法工作一线的干警经常加班加点,上班时间超过8小时,而且越到节假日越需要加班加点,一年到头,很少有休息的时间。长期的紧张疲劳和繁重的工作压力,导致不少警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问卷调查中,43.78%的人承认有焦虑症状;17.91%的人缺乏信心,有12.44%的人性格执拗;12.44%的人存在恐惧感;冷漠的占6.7%;行为失控的占0.5%。

调查发现,许多警察工作积极性不高,回答“热爱、喜欢”警察职业的只占34.81%,认为干警察这一行太危险、没意思的占23.38%。他们对个人前程发展的预测评价也不高,也有不少警察对个人前程持有悲观情绪。此次调查中,想离开警察岗位的占被调查人数的一半。

    有专家分析指出,警察心理病症主要是由于工作重压,身体素质下降造成的。专家建议,各级政府和各级公安司法机关应该进一步落实从优待警制度,建立民警体检制度、人身保险制度和救助基金,各级公安机关要合理安排警力,保证民警有充足的时间和健康的身体,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针对警察中存在的这些心里问题,公安部专门成立全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及服务中心,加强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心理咨询、日常保健和问题矫治方面的主阵地作用;组建心理健康工作专家组,深入基层面对面地为民警服务。公安部要求,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要建立民警健康服务中心,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辅导员队伍,并将心理训练纳入民警日常教育训练工作。此外,公安部还将建设民警心理训练实验室和实验点,研究建立公安民警心理素质常模及部分警种民警心理素质常模,并制定民警心理选拔测评标准,2006年起在全国公安机关招警中逐步推行心理素质测评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