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MSN 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2008-12-19 17:40:03)
标签:

杂谈

  自从微软发布Windows Live Wave3软件包后,其中新增的功能和服务吸引了众多用户的眼球。Windows Live Wave3软件包具体包括以下组件:

  Windows Live Messenger 9

  说明:MSN的最新版,新增群功能和多地点登录功能,支持摄像头自拍动态图像,自定义皮肤、好友实时动态等。

  Windows Live Mail

  说明:一站式邮件管理平台,可以集中收发管理包括Hotmail、Gmail、Yahoo!等众多邮箱中的邮件。此外,该邮件程序客户端还集成了日历功能,可以提醒用户不要错过重要事件。

  Windows Live Writer

  说明:可以创建图文并茂的日志,并在所有日志服务上共享照片和视频。

  Windows Live 照片库

  说明:通过照片库可以将相机中的照片传到计算机上并对照片进行编辑。

  Windows Live Movie Maker

  说明:可以将视频上传到电脑中并进行剪辑和发布。

  Windows Live 家庭安全设置

  说明:通过对上网的设置,可以让孩子的联机活动更加安全。

  Windows Live 工具栏

  说明:通过在IE上增加Windows Live 工具栏,可以快速访问 Windows Live 和 Live Search。

  Office Outlook Connector

  说明:可以通过Outlook Connector收发MSN、Hotmail、Live的电子邮件,允许用户通过Outlook 2003和2007 同步Windows Live Hotmail帐号。

  Windows Live Messenger 9(以下简称MSN 9)作为Windows Live Wave3软件包中的最重要组件,其新增的群功能和多点登录功能,引起了笔者的强烈兴趣,接下来就体验一番。

  一、群功能

  群功能作为即时通讯软件的一个重要功能,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在网上同时与众人聊天的环境,可以说是一个IM软件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时通讯软件群功能的典型代表是QQ软件的QQ群。而MSN作为用户量仅次于QQ的IM软件,在之前的版本中却没有群功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现在,最新发布的MSN 9第一次提供了群功能,虽然它只支持一个群最多20个人同时聊天,但有胜于无,接下来我们就体验一番MSN 9的群功能。

  安装完软件后,我们登陆MSN 9,这是登录后的软件界面:  

http://news.newhua.com/Files/Remoteupfile/2008-12/19/SSSM1.JPG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

 

MSN 9登录后的界面

  我们发现,和MSN 8.5相比,MSN 9在其界面上新增了“群”这个功能。让我们看看MSN 9的群功能有何特点,首先我们创建一个群:  

http://news.newhua.com/Files/Remoteupfile/2008-12/19/SSSM2.JPG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

 

点击创建一个群

  点击“创建群”链接,弹出创建群向导:  

http://news.newhua.com/Files/Remoteupfile/2008-12/19/SSSM3.JPG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

 

创建群向导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输入要创建的群的名称并点击下一步,就进入了添加联系人的界面:  

http://news.newhua.com/Files/Remoteupfile/2008-12/19/SSSM4.JPG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

 

输入群名称并点击下一步 

http://news.newhua.com/Files/Remoteupfile/2008-12/19/SSSM5.JPG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

 

进入添加联系人的界面

  值得一提的是,MSN 9的群中添加联系人并不像QQ群那样可以直接把联系人加入群中,而是需要经过联系人的确认才能完成添加,并且每个群中最多只能添加20个联系人:  

http://news.newhua.com/Files/Remoteupfile/2008-12/19/SSSM6.JPG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

 

一个群最多只能添加20个联系人

  选择并添加联系人后,点击“完成”,就完成了群的创建,并且主界面上显示了刚创建的群名称:  

http://news.newhua.com/Files/Remoteupfile/2008-12/19/SSSM7.JPG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

 

完成群的创建  

http://news.newhua.com/Files/Remoteupfile/2008-12/19/SSSM8.JPG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

 

MSN 9的主界面上显示了刚创建的群名称

  我们双击刚刚创建的群名称,打开群聊天窗口。这时候我们还不能进行群聊天,因为刚添加的联系人还没有进行过确认,并且需要群成员在线时才能在群聊天窗口中发送消息:  

http://news.newhua.com/Files/Remoteupfile/2008-12/19/SSSM9.JPG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

 

MSN 9的群聊天窗口  

http://news.newhua.com/Files/Remoteupfile/2008-12/19/SSSM10.JPG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

 

只有当群成员在线时才能在群聊天窗口中发送消息

  与QQ群相比,MSN 9的群功能有两点比较遗憾:1、每个群最多只能添加20个人,这个人数远远小于QQ群支持的群成员人数(正常群100个,高级群200个);2、只能在群成员在线的时候才能向群聊天窗口中发送消息,而QQ群却不管群成员在不在线都能随时发送。

 

  单个群支持的最大成员数群成员离线时能否发送消息

  MSN 9群20个不能

  QQ群100个(正常群)/200个(高级群)能

  虽然MSN 9的群在人数支持上限和离线发送消息方面有待改进,但毕竟它是第一次支持群功能,有胜于无。我们期待MSN的下一个版本能在这两个方面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二、多点登录功能

  虽然MSN 9在群功能方面不及QQ群,但它有一个功能却是QQ没有的,那就是多点登录功能。

  我们都知道,如果在一个地点已经登录了QQ,那么在其他地点登录同一个QQ号的时候,之前登录的QQ号会被强制退出。而MSN 9却能支持多地点登录功能,并且能即时显示多点登录状态,让用户了解自己的MSN帐号的登陆情况。

  接下来我们就体验一番MSN 9的多点登录功能。首先我们在一个地点登录MSN,然后我们在另一台电脑上登录同一个MSN帐号,这时候MSN界面上变成了多点登录的状态,并在桌面右下角弹出多点登录提示:  

http://news.newhua.com/Files/Remoteupfile/2008-12/19/SSSM11.JPG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

 

  多点登录以后,两个地点登录的帐号可以同时接收并显示好友发来的信息,并且我们可以随时注销其中的一个登录地点。

  如果我们觉得多点登录不安全,就可以关掉这个功能。具体在“选项”设置中的“登录”对话框中设置:  

http://news.newhua.com/Files/Remoteupfile/2008-12/19/SSSM12.JPG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

 

“选项”设置中的“登录”设置对话框

  我们勾上“在我登录Messenger时从所有其他位置注销”前面的勾,就可以禁止在其他地方登录同一个帐号。  

http://news.newhua.com/Files/Remoteupfile/2008-12/19/SSSM13.jpg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TITLE="MSN 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

 

设置禁止多点登录

  值得注意的是,MSN的多点登录功能要求登录的两个地点的MSN必须同时为9.0版,如果在另一个地方登录的MSN版本太低,则多点登录会失败,并在当前电脑上显示登录失败的提示,并将当前登录的帐号强制注销。  

http://news.newhua.com/Files/Remoteupfile/2008-12/19/SSSM14.jpg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TITLE="MSN Wave3群功能与多点登陆体验" />

 

版本过低导致多点登录失败的提示

  MSN 9的多点登录功能很有新意,但这个功能是否有实用性,还需用户自己体验才能得出结论。

  综上,我们体验了Windows Live Messenger 9的群功能和多点登录功能。作为此次发布的新版本的新增功能,群功能让MSN用户终于实现了“有话大家一起谈”的愿望;而多点登录功能虽然很有新意,但在实用性方面值得商榷。总体来说,Windows Live Wave3相对于上一个版本还是有很多新的改进,界面更加清新,新增功能也比较多,有兴趣的用户不妨一一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