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路怒遇见夏天

(2015-05-29 14:45:47)
标签:

情感

心理

路怒

分类: 心理诊室

当路怒遇见夏天

  近日,成都市一名男司机当街殴打一名女司机的视频被网友发布后引发热议,35秒内4次踢中女司机脸部,整个过程触目惊心。大家看到打人视频时立刻声讨男司机太血腥、太残忍、太暴力。随后打人的这位男司机也曝光了自己车上行车记录仪上拍摄下来当天的视频,大家又觉得是那女司机嘴贱实在欠揍 ……本来是陌生人却闹得一个进了派出所一个脑震荡进了医院,这俩人究竟图啥呀?为争一时之气真有这个必要大打出手吗?不久后,网上又传出一段视频,一三轮车男车主殴打一位骑自行车的女士的视频,自行车逆行,但是两人相遇还不足一分钟,也没有发生严重碰撞等事故,三轮车男暴打骑自行车女士的场面让人不寒而栗。是什么让大家如此愤怒?当路怒遇见夏天,怎样才能平稳度过?

                              当“路怒症”遇见夏天

                                             ——关注情绪,管理愤怒


        很多人发现一开车上路脾气涨得尤其快,平时很温和一旦手握方向盘自己瞬间就能化身成为“战斗机”或者“喷火龙”。其实,易怒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病,比起80、90年代现在人们的脾气普遍见涨,只不过开车时尤其明显。由于此类人群过于庞大,目前“路怒”这个词已经被收入新版牛津词语大辞典。

 

路怒症(road  rage),是形容在交通阻塞的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发作者会非理性驾车 ,或袭击他人的汽车。

路怒症典型症状

症状一:开车“骂人”成常态。

症状二:驾车情绪容易失控,一点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冲动。

症状三:喜欢跟人“顶牛”。

症状四:开车时和不开车时脾气、情绪像两个人。

国内一项调查中有六成司机认为自己有路怒症,长途车司机“患病率”高达八成。其实,一开车就涨脾气的不仅仅是我们,上个世纪80年代那会儿美国的“路怒”问题已经比较明显了,如今更是成为一个全世界各地的通病。在美国做过的一个网络调查中,参与调查的车主中有60.73%认为自己可能会有路怒的现象,目前英国、芬兰、韩国等每年都会对司机进行心理测评,合格者方准上路。

【为什么一开车就愤怒?】

一钻壳子里就易怒,究竟出于什么原因?我们到底在愤怒着什么呢?

   A、路怒源于原始本能

当第一个人在无意间超过第二个人时,第二个人产生的情绪是“愤怒”。尽管不能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不过潜意识里,他会觉得“你居然敢超我?要是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下次你就会登鼻子上脸,得寸进尺。”而第一个人的回应也大抵如此,最后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实际上呢,这两个人可能来自天南海北,除了在街上的这次偶遇,一生也不会再遇见。

这种“马路心理”其实来源于我们的身体。当我们还是原始人的时候,恶劣的生活环境使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每个遇到的人可能都是潜在的敌手,如果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是行家里手,也是不好惹的,就有可能后患无穷。

然而丛林法则并不是时时刻刻有用。周围的环境变了,可我们的身体却并没忘了那种感觉。因此每当看到别人做点什么事,就忍不住想跳出来表现一下。就算并无实际意义,可自己心里仍会觉得很爽。

但是,同样是在路上,让开车的那位从车上下来骑自行车,较劲的情况就会少很多,这又是为何?

B被保护的密闭空间让人安全感爆棚

  那我们要来看看汽车的构造了。只要不是敞篷跑汽,所有的汽车都是密闭空间,对于我们来说相当于一个安全的被保护的空间,就好像我们还是一个胎儿时在妈妈子宫里的感觉。在这样一个被保护的空间,我们的大部分行为都会感觉是安全的,有保障的。除了在车里,类似的这种感觉在家尤其明显,就是会说一些平时不敢说的,在外面不敢做的。于是,在这样一个安全,被保护的空间里我们胆子随之也会大了不少,就相当于小时候大人在旁边一样,小朋友说话会比平时有底气,也更容易说出平时想说但是不敢说的话。

所以,上车以后安全
感大大提升,就会让人的真实情绪显露更多,平时能控制一下但是钻进车里就会自然而然的完全放松不再控制。

 

   C、陌生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不需要修复

此外,身份被隐匿,也是引发马路暴力的重要因素。很多司机觉得别人不认识自己,脾气就特别大,容易产生攻击性。想象一下这要跟自己的亲人发了一次火,那后果是相当严重哈,痛快一次后续麻烦太多。若是没忍住跟自己老板发飙,那饭碗不保麻烦更大,与同事或下属发生摩擦他们虽然不能直接开除你,但是也得防着日后给你穿小鞋,也够烦的。

所以说,与陌生人之间的冲突,吵一架大家都认为很解气还免得后续修补关系。可是,本来想着骂两句就完事的,情绪一上来这拳头就不由自己控制了,就像成都这起事件一样,双方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那么,该如何预防路怒症呢?】

         根据相关调查,认为车里收听轻松的音乐或者广播节目可解的占了61.6%;认为通过各种心理调试和治疗可解的占了47.6%;认为保持车内合适的温度,及时通风可解的占了41.9%;认为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可解的为34.6%。

对于怎样缓解“路怒”常被大家错用的方法:

1、控制情绪的时间地点

很多人都想知道开车在路上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事实上这个提问存在严重的问题。我特别强调,控制情绪不应在开车时,也不应该在车里完成,而是应该在上车之前,平时多注意训练自己掌控情绪的能力。

想象一下路上遇到不按交通规则行驶的车辆,或者别人故意加塞别车,你告诉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发火尽量淡定,会有效吗?基本没用。那是因为人们的行为都会存在一个“反应优势”,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如果习惯了某种应对方式,那么这种反应方式就会成为一种“反应优势”。在遇到类似情境时,这种方式就会自动被激活,无需思考,直接做出应对。

在路上也是同样道理,我们在遇见有人加塞别车愤怒其实就是一种优势反应,不用思考立即点燃。那么,处理这个问题也很不难,建立一个更有利的反应替代原有的就可以了。请回答如果遇到一个危险分子你应该怎样做?肯定是离他远点,越远越好,并且离他越远越安全。但是在路上遇上“危险分子”你为什么会靠他那么近呢?有人还追,还别车超车,岂不是置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不顾吗?所以,再次遇见这类马路杀手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远离。

2、听舒缓音乐真能防路怒吗?

我看到好多朋友车里都准备各式舒缓音乐,有些CD光盘上赫然写着“防路怒必备”。真的听了舒缓音乐就能避免愤怒吗?我曾看到《Science Daily》在 2014年2月19日的一则报道提及悲伤时应该听怎样的音乐,与传统观念有很大不同。报道中提及肯特和利默里克大学的心理学家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当人们感到心情沮丧或悲伤时,忧伤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改善情绪。这与传统印象中人们认为的喜剧或者振奋的音乐才更适合有较大差异。

想象一下当你悲伤时给你看段逗乐的小品,你会因此开心吗?肯定不会,虽然情绪可以传染和传递,但是人们的情绪更需要理解并产生共鸣,相当于你懂我此刻的心情,而不是企图终止我的情感流露并试图改变我。

同样的道理,当你愤怒时企图用轻音乐来是自己平静似乎也很难,有人会问为了产生共鸣就应该听节奏特别快且有力的歌喽?那自然会让你更着急,所以,路上开车脾气真上来时最好关掉音乐。有必要时最好打双闪停车靠边歇两分钟再继续驾驶会更加明智。

最后再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

1、改译

心理学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就是换个角度思考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对于路怒这件事,先问问自己是否曾经有过因为急事也夹过塞?如果有过这种体验,那么对面的车主会不会也是有情非得已的原因呢?下一次再遇见同类的情境,第一时间出现的就不是愤怒,而是理解——对方也很可能不是故意的,让他一下又如何,这样想就真的怒不起来了。

2、学会“不理”

冷处理反而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不理”让对方找不到存在感,是最好的还击。

3、提前几分钟出发

开车时降低对路况的预期,并且最好尽量提前几分钟出发,打出一定提前量,就不至于遇到堵车因为担心迟到而焦躁。
                                                                                (作者:史宇,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及单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