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禽流感期间,最好改握手礼为拱手礼

(2013-04-27 19:26:07)
标签:

禽流感

健康

拱手礼

分类: 心理诊室

 无论震后还是禽流感流行期间,最好改握手礼为拱手礼。让我来看一看拱手礼的历史吧!

 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国人是讲究以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来表现出“敬”的,而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肉体亲近。这种距离不仅散发着典雅气息,而且也比较符合现代卫生要求。所以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然而,这样的优雅的礼仪,却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已经难寻踪影。

  大约百年前,一向施拱手礼的中国人行起握手礼。握手礼来自英国。就民俗而言,只有英国(以及受英国影响的英联邦国家)等少数国家有见面握手的民俗习惯。意大利、法国等施行混合礼节(有握手,也有其它)。其它大国家,日本人行鞠躬礼,美国人行招手礼(同时喊“HELLO”),俄罗斯行拥抱礼,都不行握手礼。由于英国的“日不落帝国”的地位,握手成为世界通行的外交礼节。

  中国人把西方外交礼节当成了自己的民俗礼节。一提到“外交”二字,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策略”、“手段”、“韬晦”。在外交场合,即使是和敌对势力谈判,也要装模作样地握手,双方都会千方百计通过晚伸手、轻握、主动撒手等方式压制对方,抢占“外交”先机。握手成为一种谋略,握手之前一般都要思考怎样握,以有备无患。我看到过这样一幅漫画:两位外交官面带笑容地握手,脚下却互相踢绊。看到这样漫画对握手已恶其三分。为何中国人非要引进用于外交场合的握手礼?原因很简单:英国军舰开到哪里,就强迫那里的人接受自己的语言与礼仪。渐渐地,英语变为世界语,独属英国的握手礼变成世界官方外交礼节。

  拱手礼始于上古,有模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意为愿作对方奴仆。后来拱手逐渐成了相见的礼节。尤其是近现代,已基本成为本地区人民群众主要的交往礼节之一。

  拱手礼历史悠久,《论语》中有“子路拱而立”的记载。

  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国人是讲究以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来表现出“敬”的,而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肉体亲近。这种距离不仅散发着典雅气息,而且也比较符合现代卫生要求。所以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

  大约百年前,一向施拱手礼的中国人行起握手礼。握手礼来自英国。就民俗而言,只有英国(以及受英国影响的英联邦国家)等少数国家有见面握手的民俗习惯。意大利、法国等施行混合礼节(有握手,也有其它)。其它大国家,日本人行鞠躬礼,美国人行招手礼(同时喊“HELLO”),俄罗斯行拥抱礼,都不行握手礼。由于英国的“日不落帝国”的地位,握手成为世界通行的外交礼节。

  约百年前中国发生一场空前绝后的思想、文化大变革。总的说,这场变革泥沙俱下,既有思想解放的积极一面,也有文化虚无主义的消极一面。握手礼取代拱手礼就是文化虚无主义的结果。在当时文化与政治氛围下,拱手礼使中国人感到自惭形秽。人们纷纷以见面握手为时尚,未几,握手就被定着为中国人的基本寒暄礼节,拱手美俗(含见面客套语)则不翼而飞。

  明明拱手礼优于握手礼(无论从科学性、实用性看还是从审美角度看皆如此),中国人却偏要弃拱手礼而就握手礼,使今天的中国人只能通过影视作品欣赏古人寒暄时的风采――原本我们就应该如此的。拱手礼的日渐消失,成为历史剧中的礼节,而不是现实中应用的礼仪,有不少人为之叹息,也有不少人想要复兴拱手礼,不甘于让拱手礼这一文化精粹寿终正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