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是否存在“选择”障碍?

(2012-05-24 14:50:58)
标签:

心理

选择

恐惧

女性

购物

情感

分类: 心理诊室

你是否存在“选择”障碍?
       今天上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做11:00—12:00的直播,谈选择恐惧症。记得在张柏芝和刘青云合演的一部电影《购物狂》里张柏芝扮演一个购物狂,而刘青云则是一个欢迎严重的选择强迫症的人。今天在直播时提及,主持人说她印象中连最后选择女朋友结婚也是相当的纠结。生活中类似的选择强迫症患者少有,但是面对选择纠结的人可是大有人在,暂且称这个群体为存在选择障碍的一类人。

          面对on sale 打折扣或者限时抢购,很多女性都难免冲动消费,有一些会挑选出来一堆衣服但又出于各种原因不能全部买下,于是选哪一件呢?不要哪一件呢?真是个问题!

         其实生活中类似的选择问题还有很多,想起冯小刚的催泪电影《唐山大地震》里的场景。

 

           一个母的二难选择困境:地震房屋倒塌下一水泥板着一儿女,只能救一个,救?上帝在天上着她喊:你只可以幸存一个孩子,而另一个立即死去!妈妈只好救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放弃了明伶俐的姐姐。无姐姐死了是活着,妈妈的心从此就死了!刚让姐姐最后没死,是要让妈妈感受着活生生的折磨。姐姐对妈妈的感情从此落下了一掀不开的水泥板。

 

这样的事情落到上,永都是一噩梦,事关的天平,生命的公正性,即使在道理上可以得通,但是感情上以接受。然而把选择来,你是被幸运地救起的一个,你于被放弃的道就没有永久的愧疚和痛?是上帝和魔鬼合谋对常常玩的一个游,因为这个世界是在做出选择绝对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得到同幸运的待遇,牲和放弃一些人,另外的人得到更好的命运。只是这样的残酷抉人来承担罪人和苦人的罪名。

          所以人从小就要学在二难选择的困境中适残酷的遭遇,取和舍,得与失,每每刻都在生。更要学习对于命运的念,有可以超越得了命运的制?最大的难题应该选择的主角,假如你是那个妈妈,你道会比你的妈妈做得更好?某些候,死亡比生存更幸运,一死百了,从此不必再有肉体与精神的折磨,然面死亡很恐惧;但是你一子都活着而必承受灵魂的拷,作为处分生死决定妈妈,你何堪以当?生活在个世界上,是把上帝的力交付们这些弱小无力的小人物来分,我担当了一个本由上帝来做决定的角色,我会因此感到更痛苦。最简单难题就是:当侵略者抓住你的儿子和另一个你正在掩人的孩子,你必须带走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的那个孩子被死,你怎么?你的自私应该是合理的,但自私以后我将怎么面一生的反思?你会永远觉得是你死了人交托你的儿子。但假如你选择了自我牲,妈妈的痛又何堪以当?上帝啊,怎么你的考是那么的残酷和艰难死的二难选择

       在当代个世界,每一个人常都面着得失取舍的艰难选择,当代最大的问题就是可以选择目太多,而我都比较贪心,我们拥有的西太多而超了我们拥有的能力,物质过剩,富数目字化,美,享,什么都不想失去,金钱财富,事成功,家庭情,身体健康,悠生活,娱乐享受,精神寄托等等,每一都重要,都不想放弃,一生追求,断割舍。千姿百,无非都是重复的占有,就想全部得到,万事都想意,欲望奢侈。但是世界的规则就是峻:没有舍弃没有取得,无失无得,因此在当代,学会舍弃比学会取得更重要。首先要学会了有限的取得的念,你才会从容而无愧地松放低。命运注定我不可以得到所有的好和万事如意,你要得到一点珍西,上帝就要剥你另外很多有价西,任何好事都是有残酷的代价的,就是生存哲学的首要问题。当代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是期待万事如意

        中国古代最早提出二难选择难题的哲学家是孟子,他,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熊掌也;生,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也。他还设计了一个乞丐的难题,乞丐面临饿死,眼前有人着他出侮辱性的喝,你爬来,你吃的!是尊重要,是生命重要?它的答案是:君子不吃嗟来之食!中国人是一个道德至上的民族,至高无上的道德每一个人都构成了严厉的道义强迫症。但是中国人也是一个实际利益的现实者,信甘受胯下之辱,而避免了人坐牢的困局。中国人就用信后来的成功来所有人同选择信念做出心安理得的心理同。信的念和孟子的念其立的,但是中国人更多地站在了信的一面。几千年的中国史,大多数的中国人走的都是信的道路,所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宁愿跪着生,不愿站着死。世都是小人,君子只如毛麟角。多少奴卑膝的林冲委曲求全得糊涂忍,去取一生的苟且平安!于是中国的道德主就愈加本加峻,二者永水火不容。至少直到在,没有一个理性的解决法。

         西方人同会面着中国人一的二难选择难题,但是他们处问题有不同的文化度和智慧。18的哲学家康德提出了著名的二律背反,是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的原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理性认识辩证性力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象的西去明它,就必然生二律背反。康德将二律背反看作是源于人理性追求无条件的西的自然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解决法是把无条件者不看作认识象而道德信仰的目。斯宾诺莎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命定就是否定。斯氏的个命所提示的是这样一个道理;于具有无限性的体来,在它的每一种确定,都必然意味着其无限性的限制,因而意味着否定。斯宾诺莎曾把无限性比做一个圆环。因一个线段当它构成封,是既无起点也无点, 因而在上是无限的(尽管它在量上是有限的)。而其它任何一种开放区线段,在量上可以延展多么,但在是受到起点和点的定,因而是有限的。

         因此,任何具体的一个二律背反或者二难选择问题都是有具体的定性的,是有条件和有开放性的,不绝对简单逻辑定它。于是西方人设计出不在困境中被自我封的方式,具体的难题时间和空方面具有解决的策略可能性。甚至暂时用巧妙妥的方式保持正的尊严继找新的出路,也要比被迫在道德的困局里承受折磨要。而无是孟子信的问题,都不是只有在眼前二者必其一的选择题有没有第三、第四甚至更多的解决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忘记一个人...
后一篇:爱够了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