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杀式”毕业照背后的心理动因

(2012-03-31 11:39:49)
标签:

毕业照

心理

分析

自杀

大学生

育儿

分类: 心理诊室
“自杀式”毕业照背后的心理动因

     今天出版的《北京青年报》心理解码版我写了一篇关于“自杀式”毕业照的心理分析,链接为http://bjyouth.ynet.com/3.1/1203/31/6941572.html

      回想我们那个年代的毕业照,齐刷刷清一色的傻笑,即便是班里最调皮的学生拍毕业照时也得规规矩矩,毕竟是件严肃的事儿。如今,再看大学生们的毕业照,那真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见不到的。尤其,最近网上出现了一组被网友称为“自杀式”毕业照的学生照片,看了就让人揪心。其中一张照片难度系数极高,身着学士服的一个男生单手握住栏杆,单脚悬空,身体还在拼命向外伸展,作出“飞翔”状,从照片的背景来看他应该是站在好几米高的露台之外。

  如此另类毕业照,真有创意吗?学生们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仅仅希望自己的照片与众不同吗?凭此证明自己的勇气?还是一种负性情绪的宣泄?或者是表达对即将逝去的学生时代的一种怎样纠结的情绪呢?

  ■“自杀式”毕业照是否有危险?

  好多学生说,摆出这些姿势来无非是拍照片那几秒钟,拍完了立马就离开了,不会真有什么危险,再说了除了帮忙拍照的一个同学以外,身边还有好几个同学在一起,不会发生意外。

  事实真的会这样吗?设想一下,如果照片上这位同学手一松,脚下一滑,或者栏杆松动的话,失足跌下楼也是一瞬间的事儿,所以即便同行再多人也帮不上忙。从照片上的高度来看,一旦发生意外后果真的会很严重。当然,假设总是不如用事实说话有力度,那我们来看去年6月份发生的一起事件。一名22岁的浙江大学男生为求毕业照与众不同,决定跳西湖拍照,结果不幸溺水死亡。其实,有很多意外正是由于当事人过于自信造成的,安全感太强就会缺少危机意识,很多真正的危险便会随之发生。

  ■关于“找死”的本能

  有人认为这些“找死”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求学很顺利,觉得人生平淡没意思,希望通过这些疯狂的举动,来寻找和证明“生活的意义”;另一种是迫于就业等压力,生活得比较苦闷,试图通过拍这些疯狂照片等另类举动,舒解内心的郁结。

  可是,令很多人不解的是生活太安逸或者成长道路太顺利就会“找死”吗?其实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不仅如今90后的大学生存在这种行为,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过,只是形式不同,程度不同而已。例如去游乐园坐过山车、蹦极,还有人在开车时想要加速开快车等等,实际上都无异于花钱找罪受,但是人们却乐此不疲,原因就在于每个人都存在“死的本能”,表现出来正所谓看似“找死”的一系列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前者是建设性的,后者是破坏性的。“生的本能”很容易理解,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饿了会找东西吃,渴了找水喝,会出于生存的目的相应做出一些行为;“死的本能”就会难理解一些,但它也是存在的,它是破坏的目的,渴望从有机物状态回到无机状态,说白了就是“找死”。这两种本能虽然作用相反,但却同时并存,此涨则彼消,此消则彼涨。

  所以,安逸的生活环境下才会发现有很多人特别喜欢蹦极或者做一些极限运动,想一想在饱受战争威胁的年代,还会有人去玩蹦极吗?显而易见,躲还来不及,有谁会去找死呢?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学生的确要比过去生活条件好很多求学路也顺利许多。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家长关注多爱护也多,生怕孩子受什么委屈,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也比较常见出现一些疯狂的举动。

  ■你是否长大“未成年”?

  如今大学毕业生正值二十一二岁,按照年满十八岁以上的标准已经是成年人,但是很多毕业生的实际状况却是长大而“未成年”。

  人心理年龄要与生理年龄保持一致,就是平常我们评判一个人所说的是不是足够“成熟”,何谓成熟?生理上的成熟,只是成熟的第一步,而心理的成熟、生命的成熟,才是真正的成熟。那么,一个人成熟与否具体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成熟并不是年满十八岁就自然而然能实现的,成熟的标准更需要心灵的成长、独立自我的培养。

  若要达到心灵的成长和独立的自我,首先就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那些认为拍“自杀式”毕业照很个性很时尚的同学们,显然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对家长和朋友同样不负责任。做这样危险的举动需要考虑成本,想一想前人牺牲生命换来的是什么?如果为了拍照失足死亡的话又能换来什么?所谓有人重于泰山,有人轻于鸿毛,但是这一切都是自己赋予了自己生命的意义,而不是别人的选择。

  既危险又毫无意义的举动,成本高回报小,反而惹来众人非议,我想很多用人单位也会对这种行为有疑义。如果照片不打马赛克遮住了这位同学的脸,他在找工作时一定会受到影响。追求个性没有错,但千万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所以,走向成熟的每一步都是不容易的,但成熟的人生,才能让我们享受到更多的幸福与美好!

  ■文/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心理诊室 史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