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伤,与“表白日”无关

(2012-03-03 13:31:11)
标签:

心理

育英中学

跳楼

情伤

自杀

情感

分类: 心理诊室
     育英中学裸身跳楼的女孩事发后被送往我们医院我科抢救,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真让人心疼,这样鲜活年轻的生命。就此,结合最近接连发生的几起恶性事件,我写了下文。详见今天出版的《北京青年报》心理解码版,链接http://bjyouth.ynet.com/3.1/1203/03/6849785.html

  合肥17岁少女拒绝男孩求爱后被毁容、女演员白静的丈夫杀害妻子后自杀身亡、北京市育英中学一名高二女生裸身跳楼身亡,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日籍女留学生跳楼后当场死亡……除了毁容事件是事发5个月后刚刚被曝光以外,其余几件就发生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当中,真叫人不寒而栗,究竟为何原因要采取如此极端又残忍的手段呢?这又是出于怎样的心理动机呢?我们来听听心理医生怎样说。

  逝者已矣,我们无法对事情真相进行完整的还原,即便有些就发生在身边。育英中学那名高中生跳楼,事发后第一时间被送至武警总医院院急救医学中心进行抢救,但是女孩在前往医院的途中已经心脏呼吸停止。在急诊,经常能见到因自杀或自伤被送来抢救的患者。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王立祥认为,患者被救回以后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非常必要,以往只关注救命而忽略了救心,现在紧跟国际前沿,成立急救医学中心心理诊室,正是倡导挽救生命的同时亦要挽救心灵的急救医学的重要使命。遗憾的是女孩就这样走了,我们无法陪伴这个花季少女共同面对困扰她的难题。也许只要一句贴心的话语,也许只是一声细声的问候,也许只需要一次关注的倾听,生死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

  明眼人一看便知,除了育英中学的女生死因还有争议以外,其他几起几乎都与情感纠纷有关,只是有的人遭遇情感挫折以后选择去伤害对方,有些人伤害自己,还有的像白静丈夫那样,不仅杀人还要把自己杀掉。

  ■是否与“表白日”有关?

  网民的智慧无穷大,在没有官方公布死者明确死因的情况下,有人把接连发生的几起死亡事件与“表白日”联系起来,猜测是否与这个新鲜的日子有关。

  很多人对“表白日”很陌生,我也是今年2月29日才第一次听说。据资料记载,1288年,苏格兰政府通过了确定2月29日为“妇女权利日”的法律,玛格丽特女王颁布法令,宣布在闰年的二月二十九日,女人可以向男人求婚。在这一天拒绝求爱者的男性则需要为自己的拒绝付出“代价”,可以掏出1英镑作为象征性的“赎免费”,或是向求爱失败的女性赠送绸缎衣服。

  从17世纪开始,这个节日习俗几乎遍及了整个欧洲,如今,又漂洋过海传到了中国。2月29日为“表白日”,只有闰二月才有29日,每四年一闰,也就是说每四年才会等来一个“表白日”,所以很多网站论坛倡议单身女性在这得之不易的一天里对心仪的男性大胆表白。

  可是爱情毕竟是双向选择,你有权表达爱,对方自然也同样有权拒绝。很多女孩们在这一天鼓起勇气,却只做好去表达的准备,从没想过一旦遭遇拒绝该如何应对,所以才有人求爱失败以后出现心理情绪问题。

  表白日鼓励女孩去表白爱意,最多算是一个导火索。如果认为最近几起学生跳楼事件是“表白日”造成的,就如同说禁足不出户就一定不会遭遇交通事故一样荒谬,并不是所有人求爱受挫都会选择自杀这种极端行为。

  ■是否与季节相关?

  在江南有“黄花开时人发狂”的说法,黄花盛开是指春季中期,而在北方,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易发期略晚于南方,大约在春末,也就是清明前后。都说春季是心理精神疾病高发的季节,我在心理门诊出诊深有体会,每年3、4月份这段时间明显忙碌许多。

  每年春季,各大医院的心理门诊会迎来一个就诊的高峰期,这个时间段收治的患者数量要比平日高出很多,那是由于春季为出现精神障碍或有精神疾病的病人都会有所增多。

  不考虑个人性格方面因素,春季高发精神心理疾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春天气候多变,日照和气温变化也比较大,本身就容易影响人的情绪,加上气温转暖,代谢进入旺盛期,造成大脑内松果体素分泌紊乱,从而使机体内其他激素分泌不均衡出现代谢紊乱,导致人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异常。人体内神经细胞在春天相对比较活跃,大脑对外界刺激也比较敏感,因此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另外,3月份正值学生刚刚开学,有些孩子情绪还没有调整过来。一些大学生去年下半年开始找工作,不少到现在仍没有落实接收单位的学生也会有各种情绪问题;对于中学生,面对竞争激烈的中高考,若没有良好积极的心态面对,心理、精神出现问题的情况自然少不了。

  据统计,有一年春季近一个月时间里,某市急救中心共急救转运自杀患者多达40余人,成年人和学生都有。王立祥主任提醒,面临升学的青少年学生,处在青春期、更年期、产后和月经期的女性,平时比较追求完美的、性格较内向者,都是精神心理疾病的易发人群。

  ■是否是恋爱的错?

  有些家长看了不少由于青少年恋爱问题导致的自伤和伤人行为的报道感觉触目惊心,于是出于孩子安全着想“勒令”孩子禁谈恋爱。有些家长更甚,要求自己的孩子停止与一切除直系亲属以外的异性交往。这样真的就能避免悲剧发生吗?无数事实证明,家长此举有百害而无一利。

  众所周知,在莎士比亚有一部经典名剧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家庭因素,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是,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心理学中,将这一现象以剧中的两位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力时,恋爱双方的情感不仅不会减弱,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所以,敬告家长们,单纯用家长的权威去压抑孩子的情感不仅压不住,反而由于在家庭里体会不到温暖,孩子会在外界索取更多。或许,也可以认为有一些孩子的早恋是家长一手促成的。

  堵不如疏,不妨与孩子聊聊情感话题,做孩子的朋友,用自己的经验故事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强权去当管理者或者“监工”,从而去压迫孩子。曾遇见过一位为人妻为人母的中年女性,她一直被父母严格管理,大学时没谈过恋爱,以至于工作以后父母帮她选了一个好人家直接嫁了过去。如今父母早已去世,她却像小女孩一样坚决要跟丈夫离婚,不惜抛弃家庭抛弃孩子也要去追逐自己理想中的爱情。这样看来,父母的过度保护对于她来说既是当年的枷锁,又是如今疯狂行为的心理根源所在。

  所以,无论面对感情还是生活中的琐事,我们能做的并不是只有等待痛苦降临,而是要去强化自己的内心更加勇敢地面对,回头再看这些曾经困扰我们的事情,也许你会宛然一笑觉得那些过往都是那般不值一提的小事。

 
                                           ■文/武警总医院

                                                       急救医学中心心理诊室 史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