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是看完《金陵十三钗》留下后遗症了,最近说话有些刻薄,容易着急上火。
今儿说两件事,想想都是小事情,却偏偏惹恼了我。
其一,有人在我的qq群里发言,这位网友说他自己看过一篇澳洲华裔写的一篇史实,说是当年两个人本兵曾经打下中国北方一座县城。还说中国的国民性是应该检讨一下的了。
看到这个,我愤怒了,先不管是不是应该检讨所谓的"国民性"(没看懂),这位朋友最应该做的就是先检讨一下自己。难道不是吗?随便拿来什么人说的一句什么话就当做珍宝一样,你也不动脑子想一想,当时那是个什么环境?什么背景?还真以为是俩日本鬼子就能攻下一座城?放屁。
就好像压死骆驼的最后那颗稻草一样,说这稻草力量真大,能压死一匹骆驼;再或者说吃5个馒头能吃饱,我就直接吃那第五个不就结了吗?干嘛还吃前4个?真是断章取义,自己还没察觉。自己不知也就罢了,还拿出来说给别人听,说说也就罢了,还期待获得大伙认同。
当时看完《南京!南京!》那会儿也是,气得我想骂人。再学习历史,也想不到那样不堪的一幕幕,今年去南京旅行时,也不曾认为那座城市又怎样的不同,原来与其他城市最大的差异就是他承载的历史,那些屈辱和不堪的经历。
其二,今天一朋友给我留言,问我说终于结婚了,这下子有资格做婚姻咨询了。我一直没有认为不结婚就没资格做婚恋咨询。当然,阅历深了,思考得东西多了,当然对来访者来说更好。
我不否认有婚史的心理医生会更有优势,但是我却不赞同未婚的心理医生就没资格做婚恋方向的咨询。那么,还有离异的人找你做咨询呢?莫非你也得离上几个来回才能接诊这样的案例吗?
如果平时,我可能不会这样刻薄的说话,也需老谋子勾起来了我对xx的xx情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