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一个论坛上看到这样一则帖子,让我着实久久难以释怀。一个年轻女孩自己经营了一家淘宝网店,2年过去了她的店铺终于做到了皇冠信誉。
这并不是偶然,而是靠她每天长时间的“在线生活”为基础换来的。女孩的网店信誉好,自然后面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做了,可是没想到就在前些日子这个25岁的淘宝女掌柜在出租房里猝死,由于女孩平日也是很少外出,所以死后好几天才被人发现。
一听到叮咚的声响,就放下正在吃着的饭,或者手里的其他东西,立马冲到电脑跟前给卖家悉心回复,哪怕是半夜只要有人买东西也是要客气应答的。有人说这叫“淘宝掌柜综合征”,其实卖家的这种生活状态我是亲见过的,只不过我那朋友每天目标只要赚够三百就成,所以她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有一次去她家吃饭,她正炒菜,结果听见熟悉的叮咚声,立马把炒菜大勺交给我了。
这样看来,上面说的那个女孩的猝死应该又是一起“过劳死”的案件。
可能我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不需要长期在线或者随时被叫起来干活,但是好多白领现在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一个朋友周末只休一天,另一天还得看领导,因为领导要是过来加班自己也得跟着过来,至于平日更是如此,很少跟老公一起舒服的共进晚餐,因为每天领导走得都很晚,自己只能等领导忙完了再回家。
看起来,"事业"和"健康"对立了起来,也可以说“钱”和“健康”对立起来了。
面对二选一的抉择,你作何感想?
要钱还是要命呢?这样说谁都会说要“命”,的确是,命都没了有钱也没用啊。想起赵本山的那个小品了,悲催的事情是“
人没了钱没花完”,但是比这个更悲催的却是“人还在钱没了”。不是吗?
非常形象,记得曾经有一次问过几个不同职业的人,假如真的有2012,你现在会做些什么?有一个足疗师说,他现在干什么还干什么,因为得挣下个月的饭钱和房租,都则自己吃什么住哪儿去?一位母亲说,她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带孩子去周游世界;还有一个曾经有些抑郁的来访者,他说如果那样,对于他来说现在就是世界末日了,因为每天都会想着那一天的到来,于是惶惶不能终日。
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前两种,该干什么干什么,有条件的就会去享受生活了。
对于要“钱”还是“要命”这个问法,在警匪片里面大家也都看到过,劫匪问人质你是要钱还是要命?往往得到的回答是给多少钱都行,只要能让我活着。可是,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险境、也没有这样的问答,反而我们会放松健康方面的事情去拼了命赚钱,有句话说“年轻时是拼命赚钱,年老时花钱买命”。
现在的社会钱的用处太多了,能够满足虚荣心,能够应付得了与别人的攀比,能够满足一切物质方面的需求。眼前的利益是上述,于是就会放松长远利益——健康。古人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因为那时候环境太恶劣很可能醒来就不在了,那是为了生存,结果到了今天,这样的想法却成了短见。
关注健康,并不等于完全放弃了事业,而是要事业兼顾的情况下,分一些精力去考虑如何更加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