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喜欢干扰别人,家长怎么办?

(2011-11-19 17:31:27)
标签:

育儿

心理

教育

青春期

逆反

分类: 育儿有方

     今儿去听了一次关于青少年教育方面的讲座,三位讲者分别是一位校长、一位心理咨询师,和一位“优秀”家长。虽然在门诊我更喜欢接诊婚姻情感和个人成长的个案,但是我深刻地认为亲子关系的个案非常重要,也就是育儿方面的心理知识真的太重要了。

    适合的、得当的教育方式也许就会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今天不说大道理哈,讲一个我今天亲见的小事。在讲座上,好多家长,其中有一位家长是带了孩子一起来听课的,大约8、9岁的小男孩,有些顽皮,不停的动啊、说话啊、甚至突然喊得很大声啊等等......妈妈总是制止,但不是很强势,例如小孩子玩笔发出砰砰的声响,妈妈按住笔或者按住孩子的手,孩子说话,妈妈对他说“嘘~”,但是孩子似乎没有什么改善,依然自顾自地。

     我在想如果我是这位家长我会如何?同时,我也把这个问题提问给了那位校长,林卫民先生,他的回答我很认同。

     首先,如果是我,我应该不会带孩子来这种活动,因为是面向家长的交流会,一方面涉及的内容是面向家长的,孩子不会感兴趣;另一方面,讲的内容一定会涉及一些案例,多是家长该如何对待孩子,或者对付孩子的案例,所以对于小孩子来说有可能会效仿案例中的做法,什么以自杀威胁家长了,或者放火什么。

     所以,我应该不会带孩子来这种讲座现场,宁愿把孩子放在家里。

     其二,要明白孩子的兴趣点是什么。这也是林校长提及的观点,我们是一致的,要明白孩子感兴趣的是什么。如果不仅仅是“好动”,而是“多动”,那样就需要去儿童医院去进一步诊断。如果只是孩子太活泼而好动,那么你就要深究他感兴趣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他的兴趣就是“惹怒”家长,或者他就是喜欢看家长发狂又无奈的样子,那么你真的发狂了,就是他想要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麻烦了,你需要怎么“对付”他,遇到这种情况的家长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因为会稍有些复杂。

     第三,同理心。你如果是孩子,你会怎样度过这样漫长的一上午的时间呢,没有游戏,没有玩具,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去做?所以,当你决定带孩子来这个场景之前,你要考虑到这个问题。林校长分享了他儿时的一个事,他考上了师范类的学校,他爸爸责备他说,村里谁谁家小谁都考上了清华北大,你为什么会就考个师范?结果儿时的林校长很受伤,爸爸反复说了几次,他终于受不了了,反击他爸爸说,“你同学谁谁家小谁都当了县里的支书,为什么你只当了一个村支书?”结果他老爸气得要抽他。呵呵,跟别人交流要有同理心,尤其是跟孩子交流更是这样。

     教育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每个家庭都是特别的,不能完全照搬别人家的成功案例。因为孩子、家长都不同,性格、背景以及各个方面,所以成功的家庭教育是要适合自己家庭的。这个话题我们以后继续讨论,我电脑快没电了,我要回家了~ 

     ps:我在中关村“查理布朗coffe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