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售货员是否需要学点心理学?
(2011-07-01 00:20:50)

刚回来,今天晚上去人艺看了《家》,主演是濮存昕,我坐第四排看得真切,于是很是感慨话剧演员的敬业,濮存昕几次流泪都是真眼泪。
不仅演员,其实,每个行业都需要敬业的精神。今天想说说关于职业特征方面的话题,售货员是我们经常能够接触到的,很贴近生活的职业,那么,售货员这个群体是否需要学点心理学呢?
可能我提问略显唐突,主要是由今儿遇到的一件事情想到的。
我问阿迪达斯卖运动装的一个男售货员,请他给我拿一件“这件”我能穿的号,另外,裤子我问这条是否能穿,S号的,他随口说了一句“不小吗?”
我没理他拿着上衣和裤子进了试衣间,结果一看上衣L号,运动装我从未穿过大码,尤其是上衣。结果出来这位售货员说,“裤子没有大码。”我很无语。
我才深刻的体会到,同样是顾客看中了买东西,为何有的售货员的业绩就是要比其他人高出很多呢?原因就在于此。商品都一样,PK的就是售货员的个人素质了。
有人说嘴甜点就结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我们就会发现嘴甜的售货员业绩并不是最好的,就像一次逛街某品牌女装正在全场5折销售,一个女售货员跑过来告诉我说,“太难得了,我们家现在5折很难得,简直太划算了,你不多挑几件吗?”
我记得这个牌子经常打5折,感觉不好,走人。
其实,有时嘴甜的确顾客爱听,听着也舒服,但是过分了客人反而不喜欢,感觉不真实,敏感的人甚至觉得有种被欺骗的感觉,所以,在销售的过程中重在诚信多于奉承。如果阿迪达斯的那位售货员能够学点心理学知识,即使他没有特别敏锐的眼力一眼看出顾客穿多大码得衣裳,也不会偏差特别大,也不会给S号的顾客拿L码的试穿。如果反过来给L的客人拿S码的情况就会好多了。
可谓有人蠢得可爱,有人却招人烦,问题也就在这里。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