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穷人家孩子早当家?

(2010-12-07 10:15:12)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有方
    作为一个没有孩子的女心理师在育儿方面说三道四,总会有人提出质疑。我不否认如果有小孩的人站出会更有底气,但我却并不认同站出来讲道理的一定要生养过孩子。呵呵,有些拗口哈,周末了嘛说些平时不敢说的 http://js3.pp.sohu.com.cn/ppp/images/emotion/base/naughty.gif 
     这看似狡辩的话其实仔细琢磨一下,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很多中国家长在教育问题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定式思维,非此即彼的观念特别多(国外的我不知道,因为我周围遇见的都是中国家长)。所以,可以听听没有被“定式”的那部分人的想法。
    
说到这儿,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据说当年美国人发展太空计划的时候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宇航员在太空中如何写字,因为在失重环境下无论是钢笔还是圆珠笔,其中的油墨都不会往下漏,也就写不出字来,最终美国的科学家花了大笔资金研究了一种有增压装置的太空笔来解决这种问题。
     后来在太空笔启用仪式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个小孩子提问说“为什么他们不用铅笔?”众人恍然大悟,是啊,铅笔写字只与石墨与纸的附着力有关,与重力无关,不用花大价钱也能解决问题。
     我不知道这则故事的出处,也没有去考证过是不是确有其事。关于这个故事后续还有一些版本,今儿就先说到这,主要想借这个故事说明成人思维的定式,以及思维的复杂性。其实,作为一个社会大环境下的一个“人”存在,很多时候我们会习惯性的把简单的事做复杂,例如大街上一个人向你微笑打招呼,多数人会有防备,第一反应是“我不认识他,他想干嘛?”,看着老外回敬对方以同样友好的微笑,我很是羡慕,我自己的确做不到他们那样坦然。
      把简单事做复杂了,那是我们生存过程中习来的;把复杂的事做简单了,那还需要一定的修为才能做得到。育儿,中国式的家长很容易把简单事做复杂。
      例如今天一个朋友问我,说自己家马上满周岁的小女儿有时候竟然会把奶瓶扔掉。听起来这小丫头脾气真是火爆,但是家长有没有责任呢?我问什么时候会喂?朋友答:“我觉得她饿了就喂。”
      那么她是怎样判断孩子饿了还是不饿呢?她也说不好,只是看到时间差不多了就喂。我让她回忆一下孩子有没有很久没吃东西哭闹着要吃的时候,她说有一次出门,回来已经很晚了,孩子哭闹着,回家后一把抢过奶瓶,那次应该是真饿了。
     这就是问题所在。妈妈怕孩子饿着,于是差不多时间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饿了就会喂她,就怕一旦哭闹再喂怕给孩子饿坏了。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的思维方式。
    中国有句老话“穷人家孩子早当家”,这是句经过无数事实证明过的说法,而到今天我们再来看,其中隐藏着很多心理学的原理。这也许要从弗洛伊德理论中生的本能说起,人有生存本能,所以我们会饿了要吃,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这是自然给我们的属性。我见过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在家长突然缺席以后会迅速长大,这也证明,为人母者照料得过于细致从某种意义上等于间接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当然我并不提倡孩子被父母抛弃后的“迅速成长”,虽然成长了但是内心有缺失成年以后会存在很多问题。
    对于“吃”这个话题,我还想说下厌食症,这也是近几十年才发现的现代病,难道与社会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没有关系吗?
    所以,我认为育儿也能加入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打破中国家长原有的固定思维,也许我们的孩子会成长得更好更健康,这也需要家长和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