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百人欲“整”成范冰冰隐藏的心理问题

(2009-08-20 22:50:27)
标签:

整容

范冰冰

心理

恐惧症

娱乐

分类: 心理诊室
上百人欲“整”成范冰冰隐藏的心理问题   下午2点出门诊,已经有很多患者站在门口等了。其中有一位很扎眼,仅仅他头上的那顶帽子就遮住大半边脸,又戴了一副大号的棕色太阳镜,这样整个脸几乎全部被严严实实地遮挡起来。这种打扮在医院里的确惹眼,特别是在没有日晒的走廊。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这个人的身形似乎很熟悉。
    叫到这人名字时,才知道原来是他。这个小伙子找我做咨询已经有半年时间了,他最苦恼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长相。在前几次的咨询中,他曾提及想去做整容,如今终于实现了。但是面对现在镜子中的自己还是觉得不够“完美”。原来的问题解决了,又发现新的细节令他还是不满意。其实在我们接待的来访者中不仅他一个人,不接纳自己,想要做整容改变相貌的人还有很多。
    特别是迎来暑假,每年这个时间段都是整形美容的高峰期,每每这时相关医院几乎家家爆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心理门诊咨询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无论是主动求助心理医生的还是家人强制带来的,整形美容潮流背后隐藏的心理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据8月17日武汉当地报纸《楚汉都市报》报道,拿着明星照片来做整容的人多到不胜枚举,每年仅武汉市某一家医院接诊的就有200多人要求整成“范冰冰”。但整形只能在各人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饰,不可能整得跟另一个人完全一样。这样往往会使一些对整容抱有过高期待的人极度失落,对于整容的结果也多会抱怨挑剔,认为不够“完美”。
    我们普通人想大改面容尚且需要考虑资金问题,娱乐圈里的明星大手笔整容者不占少数。好多明星决口不提整容经历,也有随着名气越大整容越频繁的,例如迈克尔·杰克逊。到今天杰克逊的死因仍旧是个迷,甚至有人猜测因为这位巨星整形过度导致全身疼痛难忍,长期注射过量止痛药物导致心衰而死。但至少我们明确的是杰克逊本人是极度不接纳自己天生的相貌的,尤其是原本黝黑的皮肤。心理学家猜测他或许曾患丑陋恐惧症,所以才不断整形改变外貌。精神医学认为对身体同一个部位整形三次以上者,就可称之为“身体外观形象不良症”,即丑陋恐惧症。患有丑陋恐惧症的人,看自己的外表怎么都不满意,也比较敏感。
    这么多人追捧美容整形,姣好的外貌真的会给人带来额外的收益吗?
    以前曾经看到有人提出一个概念——“色酬”,就是姿色占优势的人会得到额外的报酬。人与人本来就是不平等的,而其中最大的不平等就是相貌的差异——这种不平等来的毫无道理,也没有任何理由。相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的的确确影响着我们的婚姻、生活、工作、社会交往及政治、经济甚至是历史进程。当相貌出众者比相貌普通者在竞争时都占优势时,出众的姿色自然就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这种稀缺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轻易地换取许多其他社会资源,包括财富、工作职位、社会地位等,这可以理解成是对出众姿色的一种报酬,即“色酬”。 但是,色酬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表现出的优势,也就是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的前提下外貌再占优势才能显示出来。
    我们都知道苏格拉底是很丑的,他的丑和他的哲学一样享有盛名。上帝是公平的,上帝赋予他无与伦比的智慧,就从他的长相中索取。事实也正是如此,经过几千年的我们,只会对他的哲学津津乐道,没人会因为他的丑陋而否定他的智慧。也正是因为他的智慧人们心目中苏格拉底的形象就不再是那个长相丑陋的人,反而变得有魅力。
    认为自己不美丽的人往往是因为对美丽缺乏感知,不知道美丽的真谛。他们总是给“美丽”一个高度,没有达到这个高度的时候,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很丑,丑陋不堪。其实,美丽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需要去感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