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暴力”居中国三种家庭暴力之首

(2009-06-20 08:14:21)
标签:

暴力冷

汽车

分类: 情感爱琴海
“冷暴力”居中国三种家庭暴力之首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不同。如今,家庭暴力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不过,在人们的印象中,家庭暴力多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夫妻间拳脚相加、头破血流的身体暴力。现在,相比这种“热暴力”而言,一种新型的家庭暴力——以冷落、漠视等为主要特征的精神虐待正悄然在一些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流行”。
    所谓“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非正式暴力行为。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这种暴力一般表现在夫妻之间矛盾虽不诉诸武力,但却通过暗示的威胁、言语的攻击,在经济上和性方面进行控制。彼此有意用精神折磨来摧残对方,使婚姻处于一种长期的不正常状态。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甚至比肉体伤害更可怕。特别地,精神暴力对妇女的伤害不亚于身体暴力,长期遭受精神暴力容易出现情绪表达障碍和性格扭曲。
    处于家庭冷暴力中的女性大多有委屈感、被控制感,感情变得脆弱易激动,心理上常常处于孤独状态。看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观众都会同情梅湘南的遭遇,痛恨安嘉和的暴戾。其实,在现实婚姻生活中,一些家庭暴力正是由“冷暴力”肇始,日积月累酿成悲剧。据统计,八成离婚案件存在着家庭冷暴力。   
  
【案例】    
  
一再忍耐,一再坚持,春节终于过完了。2月6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许女士终于下定决心走进了法院,起诉离婚。
   “3年了,我不能再忍了。否则,总有一天不是我被逼疯了,就是我杀了他。”许女士伤心地说,选择离婚,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除夕前一天晚上,许女士的丈夫因为一点儿小事开始和她“冷战”,整个春节期间两人没说过一句话。“这不是第一次了。”许女士说,她和丈夫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就结了婚,刚结婚时关系还算融洽。3年前,两人开始因为生活琐事时常“冷战”,最长一次3个月没说过一句话。她也曾无数次想过离婚,可每次想到自己的面子、儿子、父母,就放弃了。但这一次她终于下定了决心:自己的父母去年先后去世,儿子今年即将上初中,她该为自己考虑了。
   【现状】
   
发生率居三种家庭暴力之首
  
像许女士一样,一些人在春节期间也遭受了家庭暴力,其中“冷暴力”更是有增多趋势。
    冷暴力是一种精神暴力,它是与身体暴力、性暴力并存的家庭暴力形式。尽管身体暴力、性暴力也包含精神暴力的成分,但他们是通过伤害对方躯体进而伤害对方精神的,而“冷暴力”多是一开始就指向精神。有资料显示,正是这种常被人忽视的精神暴力形式,其发生率却为三种家庭暴力之首。
    专家分析,一般文化层次越高者,发生“冷暴力”的比例越大。冷暴力把家庭矛盾的对抗由低级的身体虐待转为高级的精神压迫,把躯体对抗转为心灵对抗,把武力较量转为智力、忍耐力的较量,把明显的冲突转为隐蔽的对立。这正是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容易发生“冷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人群以机关干部、白领人士居多,他们对家庭依赖性不大,但为了照顾面子,又往往忍住不离婚,一些“冷暴力”家庭甚至维系终生,夫妻双方都过着不堪回首的日子。在发生“冷暴力”案件的人群中,73%以上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实施“冷暴力”的男女比例大约各占50%,较之身体暴力以男性为主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自古以来,人们就爱用“夫妻本是同命鸟,病苦来时相扶持”来形容“家”的重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细胞”就是家庭。所以,“家庭暴力”不仅危及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危及社会的安定团结。
             
                                                  
    本文参考新华网和法制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