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中的“意念自杀”

(2009-03-13 18:57:18)
标签:

心理

意念

自杀

情感

分类: 心理诊室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624/qgshiyu/200903130652570565.jpg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小白鼠放到一个装满水的水池中心。这个水池尽管很大,但依然在小白鼠游泳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
  心理学家先把一只鼠放入水中。小白鼠落入水后,并没有马上游动,而是转着圈子,发出“吱吱”的叫声。小白鼠是在测定方位,它的鼠须就是一个精确的方位探测器。它的叫声传到水池边沿,声波又反射回去,被鼠须探测到,借此判定水池的大小,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离水池边沿的距离。它尖叫着转了几圈以后,不慌不忙地朝选定的方向游去,很快就游到岸边。
  实验至此,尚未结束。心理学家把另一只小白鼠的鼠须剪掉后,同样放入水中。小白鼠又发出“吱吱”的叫声。但是,由于“探测器”不复存在了,它探测不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几分钟后,筋疲力尽的小白鼠沉至水底,淹死了。关于第二只小白鼠的死亡,心理学家这样解释:
鼠须被剪,小白鼠无法准确测定方位,看不到其实很近的水池边沿,以为自己无论如何是游不出去的。因此,它停止了一切努力,自行结束了生命。
  
心理学家最后得出结论:在生命彻底无望时,动物往往强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叫“意念自杀”。第二只小白鼠不是被剪掉鼠须致死的,而是被那“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的意念杀死的。
  让我们不能不警醒的是,这样的悲剧不仅发生在小白鼠和其他动物的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发生在人身上。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小白鼠所遭遇到的“水池”,那就是所谓的逆境、困境,或者说厄运。有些人在这个时候,就像被剪掉鼠须的小白鼠一样,
无限夸大自己所遭遇的逆境,以为横亘在面前的是厄运的海洋,“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由于对处境感到无比绝望,而放弃了最后一搏的信念,松开了不该松开的手,任满腔的理想、抱负、雄心壮志,全部淹没在很浅、很窄,根本就不足以伤害到自己的“水池”里。
  
因此,这个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本文摘自《健康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