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精神科戒烟,你尝试过吗?

(2009-03-09 19:43:12)
标签:

戒烟

精神科

健康

到精神科戒烟,你尝试过吗?   中国有烟民3.5亿人,占全世界烟民的三分之一。烟民们最常见的吸烟理由是:吸烟可以缓解压力、获得乐趣。但实际上,吸烟最主要的原因是尼古丁依赖,通俗的说法就是烟草成瘾。
  
吸烟成瘾的发病机理
  烟瘾大不同于老百姓认为的仅仅是一般的行为习惯,本质上它是对尼古丁的躯体-心理依赖和对吸烟行为的心理-社会依赖。依赖的病理基础是尼古丁在脑内引起了“奇妙”的变化:尼古丁激活中脑-皮层-边缘系统的多巴胺通路,让吸烟者体验到欣快感——精神兴奋、焦虑减轻、工作表现改善、增强记忆力、调节心情、骨骼肌肉放松等。尼古丁还可以增强边缘系统和皮层区域的神经活性,吸烟者会伴随出现刺激的体验。烟民间流传的一句名言“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讲的就是这种体验。
  一旦短时断烟,烟民们就会出现易激惹、焦虑、注意力集中困难、困倦、饥饿感、坐立不安、渴求吸烟等不适体验,学术上称之为戒断体验或戒断症状,通常在停止吸烟的24小时之内出现。为了避免多种躯体和心理不适的体验和追求欣快的感受,烟民们虽然深知吸烟的各种危害,但仍然我行我素。或者思想上要戒烟,行为上却“明日复明日”地拖下去。或者戒烟后,遇到棘手问题、无聊或处于别人吸烟的环境中,又鬼使神差地点燃香烟,陶醉其中。
  虽然烟民中有17%的人迫切要求戒烟,但绝大多数不知该如何戒烟,认为“有毅力”就可以了,以至于因反复戒烟不成功而丧失信心。
  其实,导致戒烟失败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尼古丁依赖,尤其是心理依赖。如果不借助科学的、医疗的方法,单纯靠个人的主观努力,戒烟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
 
 戒烟需要心理、行为干预
  戒烟一般有两大类方法:心理、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烟草戒断的躯体症状在停止吸烟的24小时之内出现,1~2周达到高峰,在戒烟的30天内症状消失,身体恢复。虽然如此,许多戒烟者在停止吸烟后数月甚至数年,还是会出现发作性的对香烟的心理渴求。应对这种渴求,进行心理和行为干预是至关重要的,它在戒烟的全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简单列举心理和行为干预在戒烟过程中的作用和做法。
  首先,心理干预要激起吸烟者戒烟的动机,一般停止吸烟的动机和想吸烟的愿望如下:
  让吸烟者产生改变的动机后,与吸烟者约定戒烟的日期,签订戒烟的协议。
  其次,吸烟者产生戒烟的动机后,戒烟动机和行为与吸烟的渴求之间会经常产生冲突,戒烟者要学会应对戒断后的渴求,在心理上的应对方式如下:
  接下来,已经戒烟的人要尽量长时间地保持戒烟的状态,在戒断期间同样要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例如:学习一些技能帮助应对复吸;用戒烟节约的钱奖励自己戒烟的行为;在家中、工作的地方做一些标志,上面写一些鼓励、赞扬自己的话,以表扬自己戒烟的状态。在有控制不住的吸烟渴求时,学会求助。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定期参加戒烟者的小组治疗,在集体治疗中得到支持和鼓励,学习应对困难的技巧,保持戒烟的希望与信心。
  
肯定成绩,减少复吸
  吸烟是一种成瘾性疾病,所以戒烟后复吸的现象并不少见。研究发现,下述3种情况是再次吸烟的导火索:
  情绪沮丧:愤怒、悲伤、焦虑,认为吸烟可以帮助情绪恢复正常。
  饮酒:饮酒和吸烟的行为经常相伴发生,也可能吸烟者有没有解决的酒精依赖问题。
  暴露于与吸烟相关的特定环境:看见香烟、闻到香烟的气味会自然地产生吸烟的渴求,并且接近吸烟者就等同于戒烟者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现成的香烟。
  脑成像研究证明,当吸烟者暴露于这些环境时,脑内某些特定区域会被激活。
  应对上述情况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改变行为:离开相关的场合,吃东西或深呼吸等。
  改变思维的内容或方法:将注意力集中于戒烟的动机上,并将其转移至放松的场景。
  同时,肯定吸烟者上次戒烟的成绩和勇于改变的精神,回忆复吸的场景和经历,总结经验,增强应对的技能,必要时可以模拟训练,重树戒烟的信心。另外,争取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对复吸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见,在戒烟的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干预是贯穿始终的,就像人需要用两条腿行走。
 
 药物的作用不容忽略
  戒烟除了应用心理和行为干预的方法外,还可以借助药物。一线药物有尼古丁替代物安非他酮、瓦仑尼克林等,应用较广泛。二线药物有去甲替林和可乐定等,目前很少应用。
  烟草成瘾是一种依赖性疾病,成功戒断是个综合治疗的过程。烟民戒烟时可能会出现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的戒断症状:愤怒、焦虑、抑郁、难于集中注意力、易激惹、失眠和坐立不安等精神症状,以及便秘、咳嗽、头晕、食欲改变和口腔溃疡等躯体戒断症状。药物可以减轻戒烟产生的戒断症状,帮助戒烟者度过较为艰难的躯体戒断期,并对精神戒断症状的治疗产生一定的疗效。一般药物的治疗常用于中、重度烟草依赖者,但有研究表明:对于轻度依赖者,药物治疗可以提高烟草戒断率。
  人们对到精神科戒烟存在一些误区。其实在国外,酒精和烟草成瘾诊断标准的制定和诊断、治疗均是精神科的分内工作,一些精神科专家在成瘾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也做出了很多贡献。中国的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较多的烟酒成瘾者在人格和心理、情感等方面可能存在共患病的问题,在诊治中可以考虑得更加全面和专业。 
  
                                           本文摘自《健康报》第四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